望着窗外飘起了雪花,碧云内心不免惆怅。学校教工说有她电话来找她,碧云急忙去接电话,拿起话筒,里面传来的是中华民国驻奥地利大使馆的何秘书的声音:“周瑛小姐吗?我是大使馆的何久经,请速来使馆,有要事相告。”听到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碧云的心脏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起来,她立刻联想到了自己那悬而未决的护照问题。难道是我的护照终于有着落了吗?她心中暗自猜测,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于是,她迅速整理好心情,披上外套,几乎是奔跑着向大使馆赶去,内心渴望着能够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恨不得生出一双翅膀,早日飞离这片让她感到压抑的土地。
到达大使馆后,碧云的心情更加紧张,她小心翼翼地走进会客室,准备面对可能的好消息或是坏消息。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她完全没有想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那里,正是她久未谋面的堂兄周逸安。原来,周逸安特地从法国赶来奥地利寻找她,他在美利坚学习建筑学,同时还负有“监护”她的责任,后来他赴法深造学习水彩,碧云便趁着这段他不在美利坚的日子脱离了管束,有了自己的想法,心地单纯善良的她被红十字会的演说打动,就冒然加入了组织,辗转来到欧洲的德意志,受到种种磨难流落如此。看到周逸安,碧云再也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她快步上前,扑进了哥哥的怀抱,泪水不禁夺眶而出。这一刻,所有的孤独、无助和恐惧似乎都烟消云散了,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和温暖。周逸安轻轻拍打着她的背,安慰道:“没事了,有我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在一旁目睹了这一幕的何秘书也被深深打动,他感受到了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所带来的力量,默默地为他们感到高兴。
周逸安的到来,就像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了她的心房,让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她不再是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孤军奋战,而是有了可以依靠的亲人。
何秘书语气沉重而坚定,仿佛每一句话都经过深思熟虑,他缓缓开口道:“周家兄妹,近来维也纳的局势并不安稳,你们还是速速择机离境。据我所知,近期有不少流亡者在试图离开时遇到了麻烦,甚至有人因此被捕。因此,我建议你们不要拖延,最晚不要超过三月上旬。至于细节原因,请恕我也不便过多透露,毕竟安全第一。”
碧云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但随即恢复镇定,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一丝担忧和期待。她转头望向身旁的逸安哥哥,希望从他那里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安慰。然而,周逸安却显得有些心事重重,眉头紧锁,目光中透出一丝犹豫。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权衡着什么,最终还是没有立即表态。
何秘书见状,轻轻叹了口气,继续说道:“碧云,你的补办护照我已请国内加急邮来,关于你的签证问题,我托奥地利美国使馆的朋友打听过了。好消息是,信息无误,可以补办。不过,对方提出了一些额外的要求,他们希望了解你的情况,可能会派遣德意志美国使馆的专员专程为你来一趟。”
碧云的心猛地一沉,她感到一阵不安涌上心头。她并没有把自己在德意志的不幸经历全盘托出,尤其是在慕尼黑集中营里的那些惊心动魄的事件。那些日子,她经历了太多的恐惧与痛苦,至今仍有许多事情她自己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她担心这些经历会成为她离开的障碍。
何秘书似乎看出了她的顾虑,温和地安慰道:“你不用过于紧张,这样的约谈并不违背常理。他们只是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情况,确保你的身份和经历是真实的。到时候,据实相告就可以了。”
周逸安终于打破了沉默,沉声说道:“何秘书,感谢您的帮助和提醒。我们会认真考虑您的建议,尽快做出决定。至于碧云的签证问题,我们也会积极配合。”
何秘书点了点头:“这段时间你们要小心行事。如果有什么困难,随时联系我。我会尽我所能提供帮助。”
周家兄妹齐声道谢,心中充满了感激,辞别了何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