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方穿了件褐色的短衫,看起来比一年前稳重了不少,精神气十足言行举止大大方方的。他的脸因长时间行走于田间地头,被晒得黑红,跪在地上请安:“今年收成喜人,缴了租子还剩下许多,能过一个好年,大家伙儿心里都十分感念东家,托我走一趟给东家带年礼来。”
荣茵一看,带的都是些村民自己种的瓜果蔬菜和从山里找的野味,不精贵但胜在心意。笑着道:“大家伙儿的心意我收到了,难为你跑这么一趟,辛苦了,就在京城多待几天,苏先生也带你在京城逛逛。”说完示意陈妈妈给赏钱。
秦方涨红了脸不肯收:“已经受了东家天大的恩惠,再不能受了。”又不好意思地指了指箱子里装的皮毛,道:“在山上遇到猎下的,眼瞧着天渐渐冷了,东家制成围脖子戴上可……可御寒。”
荣茵笑着道谢:“多谢你了,下次再猎到就不用特地给我带了,也值几个钱,卖了补贴家里也是好的。银子你拿着吧,回去的时候我让苏先生买些京城时兴的东西,你给大家伙儿带上。”
秦方支支吾吾地:“不值当什么,东家给的工钱已经够一家老小生活的了。”
荣茵笑了笑,让他起身坐下,再详细说说田庄上的事。
秦方嗫嚅着应是,束手束脚地坐在交椅上,挺直脊背,从年初的耕种开始说起。他说不明白的,苏槐就在一旁帮腔。
说完田庄苏槐才提起了自己的来意,他家中还有一老母亲,一直住在苏州祖宅。他与琴心成亲的时间还有一个来月,就想着把老母亲接来京城操持他与琴心的亲事,过得几日就要动身回乡去接。此番前来也为了这事求荣茵的同意。
气氛和乐,荣茵也听得欢喜,当即就允了:“你母亲一个人供养你读书不容易,也是时候享清福了。你放心地去吧,成婚的事交给我,等你回来接新娘子就好。”还另封了盘缠。
琴心早已红了脸,不肯抬头看苏槐,羞羞答答地回后罩房去了。陈妈妈和琴书等人笑开。
陆听澜从内阁回来,经过一进院的时候听到笑闹声,驻足听了片刻,询问守门的丫鬟:“夫人在和谁说话?”
丫鬟行礼回道:“回七老爷,夫人的陪房来了,还有田庄上的庄头。”
陆听澜微微点头,荣茵的陪房他并不清楚,隔着槅扇看了会儿,回了内室。
日落时分,苏槐带着秦方走了,荣茵回到内室,掀帘进屋,意外地看到陆听澜坐在罗汉床上看书:“您什么时候回来的,等很久了吗?”
荣茵身后两名仆妇抬了一个大红漆箱子进来,陆听澜沉默地看着她打开。荣茵笑眯眯地:“今年田庄收成好,庄头送了好些东西过来。”
陆听澜微微瞥了眼皮毛,问道:“你的庄子上还有猎户?”
荣茵举着狐狸皮给他看:“是秦方偶然间弄的,其他东西我叫陈妈妈分了分,每房都送了些,就是这狐狸皮太少了,不够分,您说该怎么办呢?留着给您做件狐狸毛的大氅好不好呀?”
秦方送来的几条狐狸皮富有光泽,毛色一致,剥皮的时候也下足了功夫没有刮坏的地方,一看就是特意进山弄的,根本不像他说的那样偶然遇到。陆听澜低头喝茶,淡淡地道:“好,等下我让陆随来抬走。”
荣茵一愣,她不过是在说笑,这是赤狐的皮毛,颜色不适合做男子的衣裳,可他居然答应了。
陆听澜放下茶盏拉她坐下,抚了抚她的发:“你田庄上的庄头看起来倒像个庄稼人。”
荣茵回过神,想起了往事,忍不住笑了:“就是庄稼人,不过为人忠厚老实,也很能干,是我去庄子上时慧眼识珠提拔的呢。”又把前后的事情说了一遍,有些自得地问:“您说我的眼光是不是很好?”
陆听澜看着她许久,点了点头,又轻声问道:“我听说你把琴心许给苏先生了,他也是岳父给你留下的吗?”
“不是。”荣茵摇头,“是大表哥给我的。”
苏州的表哥?昨晚也没有听她提起,之前让陈冲查她以前的事,倒是没有查在苏州的四年。陆听澜垂下眼,将她楼进怀里,声音从头顶闷闷地传来:“你在苏州时经常和外祖家的表哥来往吗?”
“也不算吧,大表哥管着外祖家的生意,很忙的,不过他得了空就来看望我,缺什么都能及时送来,帮了我很多。”荣茵觉得七爷从昨晚开始就有些不对劲,很喜欢问她以前的事,难不成他没派人调查过?不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