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自是花中第一流 > 第16章 十六

第16章 十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子的话很快就传到了宫外,这个始料未及的消息让不少人大失所望,他们好不容易等到了赵家的倒台,还没看够几年的笑话,没曾想却让赵家那个病秧子去到北边出尽了风头。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人开始羡慕起了赵家的好运气,他们学着天子的那句感慨,说赵大将军若是泉下有知,这会儿也可安心的投胎去了。

消息传回了赵家,阿娘喜极而泣,她翻出那两封平安信,将那两张薄薄的信纸贴在了心口处,嘴上止不住的呢喃着。

我凑近些听清她话里的内容,她语无伦次地重复着同样的一句话:“老天爷保佑,活着就好。”

阿琰得知了这个消息以后也松了一口气,他说这两年里长姐渺无音讯,能活着真是太好了。

他说着,眼泪就跟着淌了下来。

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安慰他,只能学着小时候的样子故作轻松道:“别哭了,你该高兴才是。你知道吗,如今外边大家可都在羡慕赵家,他们说你是虎父无犬子呢。”

然而我的话并没有让阿琰感到舒心,他只是一个劲的摇头,他说:“我早就不是赵琰了。”

可他不是赵琰还能是谁呢?

宫里的赏赐在时隔四年后又一次被送入了赵家。赵家上下都因此而欢欣雀跃,就连我也不例外。可当我跑到阿琰跟前向他传达这个喜讯时,他的样子看着却是神游天外。

直到我五指伸开在他眼前使劲地晃了晃,他这才回过神,冲我笑了笑。

他问我:“赵鸢,长姐是不是快要回来了?”

应该是快要回来了吧,我自然也不知道准确的时候。我觉得阿琰这样子很奇怪,便问他:“你难道不希望长姐回来吗?”

阿琰很不客气地白了我一眼:“呸呸呸!瞎说什么呢!长姐一定会回来的!”

京城里好些人的目光再次地落到了赵家的头上。原先那些去过隔壁谢家的媒人们如今掉转过身子又想给我那“养病”的长姐说上一门所谓的“好亲事”。阿娘将能拒的都拒了,实在回绝不了的,只能被迫坐在那里带着笑脸听着。

我因着好奇,也躲到了屏风后边听上了一耳朵,她们口中所谓的“好亲事”,无非都是让长姐去当填房,其中更有甚者,年纪甚至比我爹还要大上好几岁。

我觉得她们应该庆幸长姐不在家,不然要是让她听到这些,就算是生着病她都会从床上爬起来,拎着她那杆红缨枪将这些人给打出门去。

后来这些人见没办法在赵大姑娘的亲事上做文章,一些人便将注意打到了我身上。

不过由于前几年我在国子监门口闹得那一出,京城里大多读书人对我的印象都差到了极点,我也因此而落了个清净。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他们在明知我与谢小五是青梅竹马的前提下,还会拜托媒人上门打探谢家的口风。

因为他们觉得我配不上谢小五。

但是也有那些不在乎我名声的,比如曾经坐在我旁边的那个胖乎乎的郭家小子郭子通,如今长大了个子也跟着抽条拔节,当它长身玉立的站在我面前时,倒也多了些小时候没有的温润气质。

那天他将我拦在家门口,装模作样的同我打着招呼:

“好巧啊赵鸢,居然能在这儿碰见你。”

我的视线越过他的耳侧望向他身后赵家大门上的牌匾,一时不知道该作何反应,只能在面上挂起无奈的假笑:

“是啊挺巧的,如果你这会儿没站在我家门的话,可能还会更巧。”

郭子通没有听出我的言外之意,而是脑袋一甩手上顺势“哗啦”一声展开了一把折扇。京城里的公子哥儿大多出行时手上总爱拿着把折扇,而这种附庸风雅的做派自然是源于那个在寒冬腊月的天气里都要拿把扇子摇啊摇的安王。

他将那扇面微微抬高了些,在同我说上了几句话之后,眼睛便又会不自觉地往那扇面上溜,与此同时手上的动作也会随之减缓:

“赵鸢,从我第一次见到你开始,就已将你的音容笑貌深深铭记于心。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知你可否愿意同我结这两姓之好,做我宁昌伯府的四少夫人,呢?”

那一个“呢”字结束,他长舒了一口气。我见他这好似小时候在夫子面前背书时摇头晃脑的模样,终于没忍住笑出了声。

我问他:“你这话不会是你自己写的吧?”

郭子通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袋:“难道写得很差吗?我可是想了很久的诶!”

我毫不客气地点了点头:

“感觉和你小时候写的那些没什么差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