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为什么京城里就没个面面优秀还没有婚约的好男儿呢?
谢小五想用一门好亲事将他的女儿留在京城,虽然结果如他所愿,但谢小五每每提起这个娶了他宝贝女儿的新姑爷都会气得咬牙切齿。他不明白这个半路杀出来的白衣小子到底是哪儿好了,居然这么轻易就能俘获他女儿的芳心。
不过我倒是觉得这个姓崔的小子也没什么不好的,性格爽利不说长得也俊俏,还有一身的好功夫。他总是未语先笑,脸上的那两个笑旋看起来总是有些说不上来的亲切和熟悉。
待到我同他双亲见面的那一刻,在他身上感受到所有熟悉便都都得到了解答。
陈家姐姐还是三十多年前一样喜欢吃零嘴,她一见到我,就眉开眼笑的好似小时候那般往我的嘴里塞了颗雕花梅子。
嗯,这酸甜的滋味和记忆里一模一样。
比起谢小五因为嫁女儿而表现出的挑剔和强颜欢笑,陈猗猗对于我们即将成为儿女亲家这件事而洋溢出的欢喜则显得更加发自肺腑。她前不久才被儿子接回京城,圣上新赐给她儿子的宅邸都没修缮完全。可她却让我放心,她说这些都不是事儿,她说阿好是她最争气的孩子,以后也必定会好好对待静姝。她说这话时,她的夫君正坐在她身边满眼温柔的看着她,见她要喝茶,赶忙贴心地帮她端起茶盏递到手上。两厢欢喜下,哪怕谢小五最后多少还是有些不情愿,静姝同崔云好还是定了亲。
就在静姝定亲的同年,令欢进了宫。不过她倒不是进宫选秀,而是去到太后跟前当了女官,女官当了没多久她又被拨去修书,等到其他人反应过来之后,史官的队伍里赫然出现了个眉眼清秀的姑娘。
一切都在朝着最合适的方向发展,似乎只要伸手就能触及到熠熠生辉的未来。在这一路上,死亡依旧令人生畏,不时也会有人因此而掉队。但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因为某个人的离去而脚步停顿抑或是后退,我们只能被命运推着不断向前,直至生命的终点。
哪怕掉队的那个人是我长姐。
长姐的逝世就像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分离,她戎马一生,遭受过的大伤小伤就连她自己都记不清了。伤势最重的那次,敌人的羽箭再偏过去半分就能插进她的心口。她同鬼差打着商量,好几次去到阎罗殿前又被人给拽回来。如今她好不容易到了能颐养天年的年纪,却没想到那些鬼差又拿着生死簿等在了她的床前讨债。
宫里赏赐下来许多珍稀药材,甚至微姐姐为了她都特意出宫赶到她的榻边,她握着长姐的手哭成了泪人,边哭还边说道:
“阿柔!你可千万不能有事儿啊!”
长姐拍了拍她的手背,承诺道:“你放心,我一定能活得比谁都长。”
不过她说的这话我们谁也不信。
微姐姐还说她特意为长姐选了一处风水宝地,她说那地方依山傍水,关键距离皇陵还特近。她说她会给长姐建个既风光又气派的陵寝,她说就当是为了这个陵寝,阿柔你可千万不要这么快死啊。
“你一定要长命百岁啊!”
长姐煞有其事地点头附和道:“放心吧阿微,我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但是等人一走,她就立马变个模样,对着我们千叮咛万嘱咐道:
“你们可千万别把我埋在那地方啊,我人都死了,还是让我过些安稳日子吧。”
于是每当长姐清醒时,她都要不放心的提醒我们好几遍:“你们可不许忘了啊。”
再后来,长姐清醒的时日越来越短,临终前她还不忘对我们说:
“记住了啊,在我死后,要把我葬的离皇陵远远的。”
她说完这句话,便再也没有睁开眼睛。
最后她如愿走在了我的前边儿。
在长姐死后,我们遵循着她的遗愿,没将她葬在微姐姐选的那块风水宝地里,而是皇陵的另一头挑了依山傍水的幽静地界。在我们忙完这一切之后,史官们还在因为“到底是该把定安侯写进列女传还是将相列传”这个话题争论不休,最后还是得了太后撑腰的令欢站出来排除众议,将长姐作为王朝名将被记进了正史的将相列传里。
从此她的名字世代传唱,她的功绩将永垂不朽。就算日后有人刻意在史书上隐去她的名字,也无法掩盖掉她的传奇。女子善怀,亦各有行,生而为女从来都不该成为我们的缺憾。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