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的温向烛正在摸索着温言钦的包里的东西,从父亲收集了那么关于遗迹的资料他能清晰的体会到父亲对那里的执着。
他几乎走访了昆仑半岛的各个遗址,按年代对标的时代遗迹上刻写的文字和图画进行分类,搜集了复杂的历史变迁和居住在这里的各个部落的古老传说。
在感兴趣的地方画了圆圈,留下了深入研究的痕迹的中南半岛各个遗址。
也在上面标注它们几个的共同点,并在那里添加描述了他自己的推论。
温言钦认为,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东国时期统治下,这片土地就已经是一个聚落,那时早期东国已经是文明灿若星斗了,这一观点几乎与所有考古学家都一致。
但温向烛坚持认为,随着历史的演变,在华夏之前,这片土地上可能还存在着某种未知文明。
与中华大石文化、欧洲巨石文明、中亚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相提并论。
或者在此之前,其文明以与现在世界完全不同的方式存在,然后突然被迫中断。
地理的相似环境,让温向烛大胆的推论历史的轨迹所产生的想法。但其他学者对温言钦提出毫无逻辑的推论时,纷纷都皱起了眉头。
这些荒谬的想法仅限于温言钦妄想世界的产物,因此他希望自己的推论能得到有力的证实。
也许论证的尾巴是那个密林里的遗迹,就在他以为能抓住那个瞬间时,它脆弱地与温言钦的生命一起消失了。
在温向烛来说,这就像是一个警告,警告他不要再深入了。而且在父亲的资料中,很多民间传说被一圈圈地包围着,其中有些地方的名字虽然各不相同,但似乎指向的都是同一个东西。
还有用更强烈地用粗体字写的是一句篇“怪物的棺材”的文章,它的字体被画上几层圆圈包围着。
其实温向烛在看到着一篇文章时,有些不可思议,因为跟自己当时发现的那个石柜的画面重叠在一起了。
难道不止自己一个发现那个石柜吗?
仔细调查了当中是不是遗漏了什么,始终没有被记录下来。 在他翻到笔记的最后一页时,上面写着几个大家都能耳闻熟悉的名字。
分别是太昊伏羲、皮特哈纳、拉美西斯二世、亚历山大,亨利八世,除此之外还有几个连写,最后以司长为结尾总结。
司长?司长是谁呢?
脑子灵光一闪,想到珞珈祖父送给他的那条吊坠,像旧木片一样的吊坠。
难道,那个黑皮包的目标不是图坦卡蒙而不是珞珈身上的吊坠?那个吊坠会不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呢?“珞珈,能不能把你的吊坠……”温向烛想着借他的吊坠研究一下,说着回头一看,发现原本在房间里的珞珈不见了。
正当温向烛焦急地站起来的时候出去寻人时,就听见门外风风火火的脚步声,下一秒见珈慌张地开门进来。
而且手里抱着装满红毛丹的器皿。
温向烛瞧见他慌慌张张地神情:“怎么了,珞珈,你去哪了,我还准备出去找你呢。”说着,视线落在他胸前抱着的器皿:“嗯?这不是红毛丹吗?”
温向烛从珞珈手里接过装红毛丹的器皿放在桌子上,。
然后,一只手上下顺着珞珈的背,一边拉开椅子让他坐下。
瞥见珞珈气喘吁吁的,不禁开着玩笑道:“这么真急,下面有人跟你抢吃的啊!”
珞珈喘着气,眼神有点呆滞看着温向烛:“红毛丹,这个,我还第一次见…”
虽然刚才美名其曰的厨房已经告诉他这是什么了,但珞珈完全没有听进去,相当于他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