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挂断的电话,以及汲清那句突兀的“我爱你”,彻底成了秋焱的心病。他本来就爱多思多虑,断定爱人一定有事瞒着自己,连带着下午工作时都有些心不在焉。
办公桌上的内线电话骤然响起,打断了他的胡思乱想。前台让他下楼签收一件挂号包裹。
长方体的包裹沉甸甸挺有分量。回到办公室后,同事们涌上来开玩笑,“这大盒子看着像YouTube的粉丝奖牌,你啥时候开始搞自媒体了?”
“我看见镜头就紧张,玩不转那些东西。”秋焱知道包裹的来历,解释道,“发件地是芬兰,包装盒上还印着甲方公司的logo,应该是他们寄给我的感谢信。”
分公司规模小而精,没总部那么多弯弯绕绕,同事关系很融洽。大家怂恿秋焱开箱,都想看看财大气粗的甲方大佬发来的感谢信长什么样。
这个项目的参与方都是颇有体量的大公司,面子功夫做得很足,包裹里除了研发高管亲笔签名的感谢信,还真有一副橡木质地的敦实奖牌。
秋焱盯着镶金边的奖牌有些无语,“太夸张了,像老封建的骑士勋章。”
同事们各自有事要忙,凑完热闹四下散去。秋焱觉得奖牌过分招摇,根本不想摆在工位上,鬼鬼祟祟把它收回包装盒里。
大包裹里嵌套了一个小包裹,刚才没顾得上拆封。
秋焱以为是甲方送的文创产品,没多想就撕开了包装纸。他惯用的签字笔刚好没墨,急需换一支新的。
小包装盒里的确是文创产品,只不过并非来自芬兰,而是来自美国。纸盒上的logo秋焱非常熟悉:MATRIX,汲美兰的公司。
MATRIX也给秋焱发了封感谢信,和甲方的包裹一并寄到。
汲美兰亲笔手书,感谢他发现关键的软件程序漏洞,不仅规避了利益损失,更挽救了公司声誉。
书信字体潇洒漂亮,言辞十分恳切,和上个月那份苛刻的工作报告截然不同。
这两封感谢信的价值非同小可,要是没它们做背书,秋焱未必能晋升得如此顺利。
明知是好事,他却完全高兴不起来。他把MATRIX的感谢信放在桌角,忙碌之余忍不住瞟一眼,觉得字里行间的溢美之词读起来不够真实。
“会不会是我想太多了。”他叹了口气,总有一种被人算计而不自知的强烈不安感。
这种不安感持续了一周,秋焱觉得特别奇怪,又不知该怎么跟汲清开口。尽管两人每晚都通电话,却从来只是半遮半掩,谈不尽兴。
越谈不尽兴,他就越着急想把手表物归原主,仿佛锁在银行保险柜里的是个烫手山芋。
...
星期五下班后,秋焱如约到机场接林彦琛。老同学借出差之便携家带口来加拿大旅游,推着一辆儿童车走出航站楼,里面坐着两岁的双胞胎闺女。
“老婆回国探亲去了,在基隆夜市和闺蜜吃香喝辣,明早坐邮轮去上海旅游,远程指挥我喂奶换尿不湿。”林彦琛甜蜜地发牢骚,拔萝卜似地把孩子薅出小车,一手抱一个,“可乖了,借你玩两天?”
“我可没这福气。”秋焱笑起来,帮他往汽车后排安装儿童座椅,“大朋友哭起来我都应付不了,小朋友一哭更不知道怎么办。”
“小朋友的烦恼无非吃和睡,大朋友的心思可复杂多了,每一滴眼泪都有故事。”林彦琛半开玩笑道,“咋回事,你又把汲清惹哭了?”
小姑娘们在后排咿咿呀呀玩手指头,秋焱组织了半天语言,安静地摇摇头,“没有,我们挺好的。”
老实人的嘴硬得要死,扯的谎话鬼都不信。林彦琛摇了摇头,没再追问。
他明早的航班飞多伦多,入住酒店后得哄孩子吃奶睡觉,没空和秋焱闲聊,于是直奔主题,“你把汲清的手表给我吧,我帮你捎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