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人镜芙蓉(重生) > 第15章 寒樱枝白

第15章 寒樱枝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老夫人赠她一对紫玉耳坠,说是汤妙光从前最爱这块玉,种水清透,一直都舍不得打成首饰。王崇中规中矩,从库房里取了一张琴赠她。萧令佩遣女官来送了前朝书画大师的真迹。

最要命还是楼凌,竟送来一木桶活鱼,活蹦乱跳险些溅她一脸水。楼府小厮还陪着笑说“都是我家姑娘亲手叉的,煮汤可鲜了!”

王若芙哭笑不得,叫人收进后厨去了。

日薄西山,晚烟萦树,王若芙坐在“云霞生薜帷”种满鲜花的院子里,就着一盏小灯看书。

忽而宝瑛捧了个长匣子来,对林景姿道:

“夫人,舅老爷府上差人送来了给三姑娘的生辰礼。”

王若芙心念一动,书卷被随意搁到腿上,她微微倾身问:“是什么?”

宝瑛递过来,低声嘟囔:“可重了呢!”

王若芙掂量了一下,不像是书画。可这么长的匣子,除了书画还能装什么呢?

她好奇打开,映入眼帘的是极其古朴的檀木,被削成细长的剑鞘。剑柄覆着一层淡紫的冷光。

王若芙忽地睁大眼睛。

她心间也不知在激荡什么,总之有股莫名的热血。长剑出鞘,一道冷冽的银光晃过眼前。

剑身刻了清峻的三个字——远山紫。

“远山紫……”林景姿怔怔呢喃,“是庄国夫人的佩剑。”

庄国夫人姜穗,楼凌母亲的姑祖母,开国名将,随圣祖南征北战,凭一柄细剑纵横沙场,剑下斩过前朝诸侯,亦杀过无数凶猛敌将。

便是王若芙手中这把,录入《百剑谱》的“远山紫”。

林景姿顿了许久,方道:“是世镜选的吧。这般奇巧的心思,只有他了。”

王若芙仍怔愣地望着那柄远山紫。

长剑轻巧,她这般没习过一日武的,握在手中也不觉得太吃力。

剑身流畅精巧,幽幽的一盏小灯下,似泛着淡淡的紫,果然剑如其名。

女郎生辰礼物,不过都是衣饰书画,最最出格也就是楼凌的那一桶鱼。

但林世镜,为她选了一柄绝世名剑。

庄国夫人的佩剑,哪怕在今上手里,也是要轻拿轻放,珍而重之的。

王若芙将“远山紫”装进匣子里,亲手安放到床底。

这夜她难得睡了个好觉。

腊月前举家去观音禅寺祈福,是恒府旧例,照兰苕的话说,是“年年都得在大寒风里折腾这么一趟。”

“赶巧今年还落了雪,山路可难走呢!”兰苕为王若芙罩上藤萝紫的披风,一圈绵绵的白狐毛遮住半张脸。

王若芙没睡饱,半闭着眼睛,生生被兰苕摇醒。

“好姑娘,快醒醒,都要迟了!”

上山的路的确崎岖难行,积雪厚厚一层,踩下去能没到人足踝,天上还密密飘着雪,一时半刻停不下来。

到了半山腰路更窄,马车上不去,便只能靠步行。王若芙一步一步跟在若兰身后,台阶陡峭,她走得艰难,倒是王若兰一步一步很稳。

腊月前家家赶着烧香祈福,林景姿在最前头,一路不知与多少家高门贵妇寒暄。王若芙跟着若兰叫“高夫人”、“刘夫人”、“白夫人”,若蕴和若蔷又跟着她叫,一溜儿像三只学舌鹦鹉。

好容易到了禅房歇歇脚,王若芙倚在榻上想补会儿觉,才刚闭上眼睛,就听见若蔷拍她房门道:

“三姐姐!舅父舅母也在这儿!我想去找林家表妹玩,你去吗?”

王若芙困得很,“你去吧,我不去了。”

兰苕给若蔷开门,若蔷依着她坐,嘀嘀咕咕:“二姐姐去拜会陆家夫人了,四姐姐从来就不理我,现在你也不陪我玩……”

王若芙睁开眼睛,微蹙眉:“陆家夫人?”

王若蔷点头:“正是呢。过了年一开春二姐姐就要出嫁了,今天刚巧在这儿碰见未来婆母,可不得去拜会一下嘛。”

王若芙顷刻间清醒。

右威卫中郎将陆府,王若兰的夫家。眼下看着不甚出挑,但萧颂登基后,陆府的女儿锦仪会入宫步步高升,一路成为一人之下的贵嫔,接过皇后印。

也许锦仪就是下一个帝母吧。

太原王氏举家逢灾,几乎无人幸免。惟王若兰因夫家的昌盛,不止没有受到牵连,反而一生荣华。

如果王若芙没见识过陆府的手段与嘴脸,也许她会为王若兰高兴吧。

她凝神回忆着,无奈意识到,她知道的实在太少了。宫墙是封闭的,前朝多少斗争,她只能在枕榻间听萧颂无意地漏一句。

王若芙转头问若蔷:“舅父舅母来了,那表兄呢?”

王若蔷不明所以,“当然也来了啊,我还看见他了呢,在后院那几株梅树边上,说是要取新鲜的梅枝雪水,搞不懂他又玩什么花样!”

王若芙很快起身,“走吧,陪你去拜会下舅父舅母。”

王若蔷笑嘻嘻,“哎呀,还是三姐姐对我最好了!”

这一片禅房原本很清净,只是腊月里接待了太多客人,显出一股铜臭味来,热闹又熙攘。

王若芙把若蔷送进林家表妹的屋子里,然后独自穿过一排平房,踏过后院前杂乱的草丛。

正巧,白雪红梅下,有人朝她看过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