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理想不为任何人停驻,也不因生死退缩。
“或许我可以发现一些秘密。”他朝她眨眨眼睛,“等我回来了再告诉你。”
关于上一世她不知道的那一部分。
他真正的死因。
“一切都要去了才知道。”
林世镜把缰绳交给她,“去郡府吧,你认得路。哥哥不送你了。”
抵达江北,已是第二日的深夜。此地水路纵横,向东不出五十里即是一片汪洋大海。俗话靠水吃水,因而江北百姓多以渔业为生,天长日久便成了漕帮汇集的鱼龙混杂之处。
水匪,国朝初立时,各地动荡不安,因而在江北横行过一段时间。偷盗、劫掠甚至杀人的匪徒比比皆是,经数年整治后才将江北这地界稳定了下来。
庆康甘露年间,苦无良将,水匪故态复萌,不时蠢蠢欲动,只是并未再闹出过什么大阵仗。如先帝这样的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自然是不会花大力气在这块地皮上。
但新帝不同。若有人试图威胁国土,萧颂势必疾速诛之。
深入水道之前,林世镜先带着章览去了一趟江北乱葬岗。
深夜,里头来祭拜的家人都早早走了,剩下十几具埋在土里的尸首,有些埋得不严实,露出泡得浮囊的半只手臂。
靠海,一股咸腥的风吹过来,混杂着死人的腐朽气息,饶是章览,都忍不住呕了一身。
水匪劫掠不成便要杀人,手段极其残忍。
林世镜拿树枝拨弄了一下那半只手臂,手掌中心一道深深的印子,是常年抓渔网留下的。
这些被潦草埋在土里的,都是江北土生土长的渔夫,常日风吹日晒的,也只为做点小生意而已。一朝运道不好遭了劫匪,连全尸都没留下一个。
月色渐深,回程路上,林世镜对章览道:“待事情了了,你去给这些人的家人发些抚恤。”
“又记你的账是吧?”章览抱臂,“我还真挺好奇你怎么那么能散财,小林大人?军中遗眷你补贴一点就算了,路见不平人家拔刀相助你仗义疏财,当真是圣人风骨啊!”
林世镜对他的奉承仿若未闻,轻飘飘道:“积德而已。”
江北水路远比寻常水路复杂,右骁卫不熟悉路线,哪怕有当地人在船上指引着,仍不敢有丝毫懈怠。
行过不知多少道弯后,已逐渐驶进河道深处,水流湍急,不时还会遇到巨石和深长的水草。
“往前不远就汇入海里了,因此这里的水格外深。”引路人道。
话音未落,船便重重晃了一下。章览立刻扶着桅杆,低声警戒道:“前头有灯。”
林世镜沉下眉目,姿态仍是松弛的,大拇指却已按上了剑柄。
几十人的动静压得再小,也势必会惊动人。
一阵凉风拂过,远处的灯火微微晃了一下。
目力所及之处,林世镜能看见几个即将探出船头的身影。
暗黢黢的夜色里,晃荡的黑影倒映在水里,恰似恶灵水鬼,幽幽地要黏黏腻腻缠附在人身上一般。
引路人吓得不轻,“扑通”摔倒在船板上。
这一声在静寂的夜里堪称巨响,瞬间沸腾了整条深幽的河道!
“有人!”
“所有人!拿刀!”
趁夜色偷袭的计划失败,林世镜即刻下令全速向前,“速战速决,倘若被他们绕到了更深的地方,对我们不利。”
顷刻间,万剑齐齐交锋,血水涌进河道,染红暗礁。
林世镜一剑挥灭渔船上的一盏灯,暗色的天里,一把巨大的砍刀直直迎上了他。
对面这人显然是个练家子,巨大的力道冲过来,林世镜都险些站不稳。
他弯下手腕使了个巧劲,剑柄重重敲击那人肚腹,逼得他后腿三步。
身后清脆的刀剑碰撞声间,章览忽高声道:“栖池!方向不对!”
林世镜即刻回身,数盏渔火俱灭,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寻常人已经辨不清河水的流向。
只知道水流很急,暗礁很险。
渔船如一叶浮荡大海,孤立无援。
水底洇开一大片血花,一道熟悉的身影慢慢慢慢沉入水底。
水草勾缠了他的脚腕,礁石重击了他的头颅。
他不断、不断地往下沉。
“不要!”
王若芙尖叫着醒过来。
屋内空空荡荡,只有檐下银铃清响。
木芙蓉、玉香炉、半窗月落。此处是三径风来。
她已一个人回到神都。
梦魇的心悸长久散不去,她按上心口,浑身冷汗。
第二日一早,她受圣上召见,又来到千秋殿。
丹杨公主萧琦坐在皇帝腿上,笑呵呵地拿起朱印玩儿。
第一眼,王若芙还是容易恍惚。
见她来了,萧颂便让宫人抱着小公主离开。
“江北送来一封信。”萧颂平声道,“急信,我还没拆。想着该让你最先看的。”
“……我?”
江北二字之于王若芙,眼下是比昭阳殿更沉重的噩梦。
她忽然有些不敢去接,伸了手又缩回去,“等一下……”
萧颂却强硬地将信塞到她手心,又摊开一封军报直直抵到她眼前。
寥寥几字在她眼前模糊成碎片,拼凑出“世镜”、“溺亡”几个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