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人镜芙蓉(重生) > 第122章 明月西楼(二)

第122章 明月西楼(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可她逼视尹卿岚时,双目灼灼烈火,竟仍令他萌生退意。

王若芙齿间已经溢出血来,“我说了,让我画押……你做梦!”

尹卿岚无奈,只得去回禀萧颂。

萧颂却仿佛意料之中,只要了那缕沾血的头发。

他记得从前王若芙长发乌浓如绸缎,而今掌心这一缕却干枯毛躁。人一旦存了死志,连头发都没了生气。

萧颂叫来亲卫,将这缕头发装进锦盒里,吩咐道:“送去燕然,送到安国手里。”

秋末,齐策终于收到萧令佩的回信。

安国长公主言简意赅,“不变应万变。”

公主已经得知伪造她手令的是萧领,也得知王若芙身边亲近的人通通背叛了她。今朝已是四面楚歌之局,惟一尚算幸事的,就是神光军暂时离不开萧令佩。

至少公主不必被强行召回神都,再受掣肘。

前些日子公主在千秋殿的耳目传话,说萧颂送了一缕王若芙沾血的头发去燕然。

一息之间,齐策想明白因果。

萧颂突然对王若芙发难,其实意在萧令佩。

他挟王若芙为质,逼公主退,或逼公主反。

但萧令佩什么也没有做。她依然戍守燕然,依然威震边关。

她不回神都,萧颂动不得她。她没有反心,萧颂更师出无名。

这是目前最好的解法。只是要牺牲王若芙。

入夜,齐策疏通早年在秋官的人脉关系,再进了一趟廷尉法狱。

王若芙还是断断续续地咳嗽,十指指甲断了,没能及时医治,留下几道可怖的疤,隐有炎症。

齐策眼睛被刺了一下,心口酸楚得很。

她一见他,什么都顾不上,只来得及在他衣袖上写:

告诉令佩——

一将功成万骨枯。

不要在意她的生死,不要为她做任何、任何不利于自己的事情。

如果这条血途上要牺牲无数的人,那就让她王若芙来做第一个。

“再思,待我走了之后,你在神都的日子也未必好过。”王若芙气若游丝,“接下来……你什么都别管,莫要让自己成了下一个我,用来牵制令佩。”

齐策眼眶蓄泪,“可是……”

“我死得其所。”王若芙眼神决绝,道,“我……心甘情愿。”

翌日,尹卿岚持萧颂诏谕,放她出廷尉法狱。

王若芙被两个狱卒拖着离开,走出这座阴冷森然的大牢,她才发现秋天已经过去了。

冬日晴光其实很微弱,只是她眼睛久未见光,下意识觉得刺痛。

萧颂收缴了远山紫,判处她流放国朝东北边境,迢迢远远,苦寒之地,允她在神都养伤三日。三日后清晨,戴枷启程。

而在启程当天,天将明时,王若芙戴上帷帽,徐行在一片幽暗中。

她行至大理寺,面前是登闻鼓。

轰然鼓声如一记重锤,惊动了犹在梦中的神都皇城。

大理寺值夜的官吏匆忙披衣起身,“何人敲击登闻鼓?”

然而他话音刚落,惺忪睡眼一睁开,就与幽微天色下霜白的人影对上视线。

那官吏踉跄向后一退,“你……你来做什么!”

王若芙衣袂如霜雪,伶仃身影在晚秋的风里不动不避,格外坚定决然。

她扬声道:“我来鸣冤。”

大理寺卿听见风声,匆忙赶过来,气得胡子倒竖:“圣裁已定,王氏女,你有何冤情可诉!”

“我为何不能诉冤?”王若芙的声音传进风中,引来被鼓声惊醒的百姓,密密麻麻在旁围观。

她提高了声音道:“圣裁已定,但我从未画过押,从未认过罪!圣意是圣意,真相是真相!事到如今王若芙不求公道,但求天下还能听我一言!”

她转过身,面对所有人:

“我这七年,算计过人心,搅动过风云,为了立场,演过戏说过假话。惟在兰台,我的笔下,没有一个字是假的!

“今日圣裁降罪,王若芙无力反抗。但我还想对朝上诸位,仍怀报国之志的诸位同僚说一句,今朝潦倒的是我,焉知明日在这里击鼓鸣冤的不是你们?”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无论她是要走了,还是要死了,她都要在所有人心里埋下一颗种子。

萧颂,不是值得忠心跟随的君主。

押送她的狱卒把她拽上囚车,她肩膀上戴着沉重的枷锁。

囚车缓缓前行,她本该是被唾弃游街示众的贪官。

可临街百姓看着她的目光,却隐隐都是怜悯。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兰台大人!一路保重!”

于是民声沸腾,此刻王若芙不是天官,不是罪臣,她只是兰台。

兰台,是她的心血,也是她的名字。

出城时,她一抬眼,正巧对上人群中一双凉薄无情的桃花眼。

王若芙定定望着他,忽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鸾鸟形状。

她抬手,将那块玉佩猛地一掷!

粉身碎骨。

今后你我,犹如此玉,情碎义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