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夫子前脚刚走,后脚杜回舟坐着马车就来了。
他一看到姜欢的摊子,不等马车停下,便跳下去,一路马不停蹄的跑到姜欢的摊前。
姜欢刚忙完,准备坐下歇一会,刚坐下,就看到一双鞋子停在自己面前,她抬头一看,就看到杜回州那张,因跑步张红的脸。
她连忙起身,看到有一辆马车超他的方向赶来。
马车在两人旁边停下,车夫看着杜回州。
“二少爷,大少爷让你回车上。”语气中带着无奈加催促。
杜回州头也不回的说:“你们先去,一会我就赶过去了。”
说罢,便笑着看着姜欢。
“小娘子,你今日准备了什么?快拿来我尝尝”
姜欢看他猴急的样子,有些忍不住发笑。心里却在暗暗想着,昨日她看到的与今日看的事情。
“小官人,今日怎么坐车去了。”
“因为今日兄长,与我一起到府学里。”
杜回舟知道大哥的脾性,顶撞过一次,便不敢再留太长时间,只好再一次催促姜欢。
姜欢见他真的着急,加快了速度,将煎饼摊好,又装了一竹筒的浆水,一起递给了他。
不待她说,杜回舟放下一两银子就走了。
姜欢刚找好钱,一抬头,就不见人影了。
杜回舟这时已坐在了马车上。
马车的上方坐着一名年约及冠的男子,沉眉冷目的看着眼前他,拿着一块他说不上名字的饼子,狼吞虎咽。
看一眼,就闭上了眼睛,像是眼不见为净。
杜回舟已经吃过这煎饼了,再吃一次,虽觉得的好吃,但也不新鲜了。等他吃的太急,有些噎住时,忙打开竹盖,喝一大口里面的水,喝完便后悔了。
他就知道,出自那位小娘子之手的,再小的东西也不普通。
这谁他从未喝过,如今牛嚼牡丹一般,去了一般,剩下的便合上盖子,装好。
吃饱喝足后,马车就到府学,夫子和兄长一见面,两人就这杜回州一人,开始互诉衷肠,过后再对齐矛头,向他进攻,可现在他肚子已有铜墙铁壁,这点攻击,已是不在话下。
只是还是想念那水加饼子的味道。不知道等他回去那小娘子还在不在了。
这边姜欢已是卖完,准备打道回府。
路上想起刚刚的杜回舟,又想起昨日去的都曲院,刚刚那个小官人是官家的人?
这些她无从的得知。
可第二天,姜欢又看到了杜回舟,他耷拉着头,像个幽魂似的,飘到姜欢身边。
姜欢手忙脚快的做了个煎饼给他,又拿了碗浆水。
他就这样,蹲在姜欢身边,饿了吃口饼子,渴了喝口水,看着姜欢将东西卖完。
卖完,姜欢跟他一样,蹲在他旁边。
她看着他失魂落魄的样子,关心的问了句:“小官人,你这是怎么了?”
杜回舟眼带迷茫地看着姜欢:“我是不是一个废物。”
父亲让他读书,他不感兴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兄长让他经商,他都能把账本给算错,他是不是干啥啥不行。
姜欢挑眉,这是少不更事的富少爷遇到打击了。
她想了一下,道:“其实,有个机会证明你自己。”
富少爷扭头问她:“什么机会?”
姜欢:“我想开个食肆,刚好缺一个合伙人。我觉得,你完全能胜任。”
富少爷两眼惊讶。
她看着他,两个水汪汪的大眼,不好意思说过,便说了实情:“开食肆需要本钱,我的钱刚能买下个铺子,但不够。”
杜回舟就知道是这样的,他失望的垂下来头。
姜欢看了他一早上的丧气样,不忍他再失望,就有说到:“你出钱入股,当我食肆的股东,你不仅可以吃到,你从未吃过的美食,还每年年底都有分红。”
杜回舟内心有些动摇。
姜欢继续输出,“你这几日也都吃过我做的东西,不说这饼子在宣州城里能排第一,前三总是够的吧,不然我这摊子一出摊,总是围满人。”
这话倒是不假,杜回舟在这宣州城长的,什么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地上跑的没吃过,唯独她做出来的,吃着新奇还好吃。
想了一会,杜回舟站起来,看着姜欢,“缺多少银两?”
姜欢一听,顿时蹦了起来,大声道:“三百两。”一百两装修,一百两买食材,剩下的一百两买宅子,将师傅的钱还回去,刚刚好。
杜回舟这时也充满了干劲,像是立誓,要干出一番大事业一样,对姜欢道:“明日拿了钱,去哪里找你。”
姜欢思索后道:“去宅住行吧,刚好把铺子买下来。”省的夜长梦多。
杜回舟点头,表示知道后,就急哄哄的走了。
第二天,宅住行门前,姜欢早已经到了,正在门口,向不远处街口处颦颦望着,心里却忍不住嘀咕,他不会不来了吧。
过了一刻钟,她开始等的不耐烦了,终于看到街口处驶来一辆马车,车上的标志,正是那日杜回舟坐的。
马车停在大门的旁边,杜回舟一瘸一拐的下了马车。
姜欢看到他,顿时一愣,忙上前扶着。
“你这是打架了。”
杜回舟摇了摇头,“我来晚了吗?”
姜欢小心翼翼地回道:“不晚,不晚,我们进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