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欢看望过林伯母后,就驾车回了食肆,一路上心情沉重。
当她刚踏脚进门,见食肆一片混乱,庄山和杜回舟两人,站在一架屏风外面,一脸无措,屏风里面隐隐的听见几声呼叫。
堂上的客官也都纷纷离开,不到一会,堂上便空无一人。
姜欢心中疑惑,她从出去的客官嘴里,听见什么孩子。
她眼皮子一跳,觉得有什么大事发生。
她快步走到两人身边,问道:“怎么了,怎么让人都走了呢?”
庄山不善言辞,本就紧张,说起话来也是磕磕绊绊。
旁边的杜回舟着急,直接转头让他闭嘴,然后自己向姜欢解释。
“今日来了一位孕妇,不知怎么的,突然就要生了,我们不敢动,就把人挪到了屏风后面。”
姜欢不可置信的看着两人。
“在食肆里生了!”
杜回舟一脸无奈地点头。
“阿筝还在里面,我们都不方便,你既然回来了,就赶紧进去看看情况如何了?”
姜欢一脸凝重地进了屏风后面。
只见狭小的屏风后面站满了人,姜欢进去,只能站在屏风处,看着里面的人。
桌子上躺着一个人,盖着一床熟悉的被子,两边各站着一人,一个是阿筝,另一个,姜欢不认识,应该是哪位妇人的丫鬟。
还有一个腰膀圆粗的婆子,在给那妇人接生。
躺在桌子上女子,看着不过桃李之年,因疼痛,满脸的狰狞和汗水。
站在一旁的阿筝一见姜欢进来,眼睛顿时一亮。
“掌柜的,你可算是回来了。”说着,她眼眶一红,“你不知道,刚刚吓死我了。”
姜欢安慰地拍了拍她,“现在怎么样了,孩子出来了吗?”
阿筝摇了摇头,“应该还没有,才刚刚开始不过两柱香,还要等一会。”
姜欢惊讶的看向阿筝,她没想到,她小小的年纪就懂的这些。
阿筝像是明白姜欢所想。
她说道:“小时候,村里妇人生孩子,许多人的都会去凑热闹,一是庆祝添丁进口,二是小孩子能给妇人带些阳气,毕竟妇人生孩子,本就是鬼门关前走一遭。”
姜欢了解一般点头。
这边稳婆蹲在那里,嘴里不断地喊道用力。
突然,稳婆转头,看向姜欢两人,冲两人喊叫。
“你们两个,快去后面烧些热水端进来,快点。”
姜欢两人被吼的一愣,又马上反应过来,赶紧退了出去。
跟站在外面的两人一说,阿筝带着庄山去了后厨烧水。
水烧开,刚端进去一盆,突然那个稳婆冲了出来,满手鲜血的对着两人。
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惊恐,又故作镇定地开口道:“妇人难产,你们谁赶紧去请大夫。”
杜回舟一看那稳婆的手,腿顿时软了下来,脸色止不住的发白。
姜欢见他这样,忙回道:“我去找大夫过来,你先保住大人和孩子。”
又转头看着杜回舟,“你就在这儿呆着,看好了别跑。”
杜回舟腿软的站不起身了,胡乱地点点头答应。
姜欢马不停蹄地架上驴车,横冲直撞地将齐大夫带了回来。
齐正一把老骨头,被姜欢这么一折腾,身体跟散了架似的。
一下了车,齐正就跌坐在地上,站不身起来。
他抬起头看向姜欢,心里气不过,对着她吹胡子瞪眼。
“你这小娘子,把老夫的骨头弄散了,可没人给你看病了。”
姜欢一边解释,一边拉着他起来。
“齐大夫,人命关天,你再慢一些,可能就一尸两命了。”
齐正一听到人命,脸色便沉重起来。
他借着姜欢的胳膊站起身来,拍了拍衣服,拿起地上的药箱,点了点下巴。
“丫头,带路。”
姜欢将驴车拴在门外,就带着齐大夫进了食肆。
到了大堂里,见杜回舟还坐在那里,面色苍白,阿筝则端着一盆水正往里走。
屏风后面则是则是止不住的痛呼声。
齐正一听到这声音,心里明白几分,不再用姜欢催促,直接抓住药箱进去了。
姜欢见状赶紧跟了进去。
跪在在桌子前的稳婆,满脸汗水,嘴里不停地喊道:“夫人用力啊!”一看见齐大夫,声音瞬间高了几个声调,朝前面大声叫:“夫人要撑住,大夫来了,大夫来了。”
姜欢看着躺在桌子上的林净秋,脸色苍白,大张着嘴,像是一条搁浅的鱼儿一般呼吸。
齐大夫一进来,就站在林净秋身侧,拉起她的手,开始把脉。
“开到几指了?”齐大夫看向旁边的稳婆。
稳婆抬起手臂,擦了擦额头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