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安彤睥睨着那台破机器,心里一点都不想用。
众人围观了一会,便跟着祁星羽围在了桌子旁边,听着导师的安排。毕竟,当务之急还是要定下团队赛上的节目。
祁星羽将节目组提前获取到的作品授权表摆在桌子上,说:“根据目前节目组的安排,每个节目大概要持续3-5分钟,每个组有三个名额。你们看看上面的作品,有想法了可以说说。”
授权表上的作品很多,几个人简单翻了一下,至少有几十部可以选择。
易安彤随手抽走了一张,却没能将心思落在纸上。她在想,节目组搞这么一个练习机是图什么?
为了让选手们在练习的过程中有所依据,方便改正?可是,这套体系本身就是无稽之谈,何来依据可谈?
再看队友们的反应,个个都因为这个东西而兴奋,以为有了练习机自己就能更近一步。
他们用不用的,易安彤管不着,但是,她一点都不想碰,更别提让她使用了。
此时,余芳霞几个人已经挑出来了好几部经典影片,就是在怎么选择上犯了难。
一部是关于英雄救灾的片段,好处是男角色的数量正好,不用让女生来反串了,但坏处却是,爆发戏多,一个不稳就可能毁掉整个节目。
另一部是校园恋爱向,好处是剧情台词简单,每个人上台后的压力不大,而坏处就是,女性角色只有一个,而他们组里的女生却有两个。
还有一部呢,是悬疑探案类的。这个片段里男女角色数量刚好,但就是台词长而多,甚至还有个角色的台词非常碎,光记台词都得费好一番功夫。
几个人纠结不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愣是没一个能主意。最后还是余芳霞大着胆子,把他们勾选后的结果递给祁星羽,让导师做决定。
祁星羽扫了眼这几个人选出来的作品,心中有了个底。在前两场的比赛环节中,他就发现这群人的戏路不宽,音色范围也有限。
待在各自的舒适区里,呈现出来的效果会很好,可一旦脱离舒适区,那效果可就不能保证了。
其实,在他拿到具体作品名单后,心里也在犯愁。
易安彤能力毋庸置疑,只要给她足够多的时间去了解角色,就能展现出非凡的效果。孔立轩和罗信远虽然能力稍差了些,但好在基本功扎实且舒适区相当常见,放在团队里就俩字——好使。
而王文乐的能力就一般了,适合他的本子不多,唯一的优势就是情感到位,能适时地调动关键情绪。如果能有个适合他的,那他所呈现出的效果,也不逊于任何人。
最令他头疼的,无疑是余芳霞。要啥没啥,可偏偏还不能不收。要不然,资方那边就不好交代了。
对于节目的安排,他并不急着下决定。在看过那四个人的大致选择后,扭头望向易安彤。
“小彤,对于这三个节目,你有什么想法吗?”祁星羽在人前维持着一副导师的模样,心里却是疯狂祈祷对方能帮忙出个好主意。
被孔立轩提醒后,易安彤才知道祁星羽在叫她。她愣神地有点久了,压根就没听见祁星羽说了什么。
无奈,祁星羽只能又复述了一遍。
易安彤沉默片刻,像是在纠结什么,过了一会才说:“那我想问问你们打算怎么处理那个机器吗?用还是不用?”
“为什么不用?”余芳霞就坐在易安彤的对面,听见这话很是不解。同时不理解的还有其他三个人。
他们都觉得如此好用的东西摆着不用,就是傻子行为。
“我只是怀疑,这个机器真的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好用吗?听起来很实用,但是大家想过没有,它的评价体系到底是什么?”易安彤指着不远处的机器,委婉的将自己的观点解释给那四个人听。
“各位都是从业多年的,不会不知道最早的时候,配音本身就是一个没有特定优秀标准的东西。所谓的标准都是要分情况而定,具体是什么?是在配影视剧的时候,要做到贴脸、要符合角色性格。是在配动漫时,符合作品基调,完成角色塑造。”
“可是现在却把原本需要配音导演多年经验而判定好坏的工作,交给一个机器?这件事合理吗?还是说,你们眼中的配音,就是千篇一律的东西?”
练习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易安彤这句话给震慑住了。近十年的科技发展告诉他们,科技生来就是让人们的生活变得便利起来的。可现在却有人说,科技也会消灭掉一些东西。
他们本能地抗拒这种想法,却在潜意识里悄悄认同这个观点。只有祁星羽坐在她的身侧,投来了仰慕之情。
在这场科技革命中,就连祁星羽都迷失在科技的便利性中,而如今能保持本心还敢大胆表达出来的,整个节目里也就易安彤一个了。
“可是!有个这个机器我们练习的时候,就很轻松了啊!凭什么不用啊!”余芳霞有些急了,连忙反驳道。
她缠着家人非要上节目,就是想试试这些机器。可现在,组里却有人不愿意用,她自然是不乐意的。
“如果你们坚持要使用的话,那我就自己一个人出一个节目!如果你们节目数量不够,那我就去找节目组,单独进行团体赛,不占你们任何名额!”
易安彤坚定的眼神,就这么明晃晃地落在余芳霞身上,众人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在马场上的毒蛇,惊艳却令人不敢招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