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祝我生日快乐 > 第17章 冰原(十六)

第17章 冰原(十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里好像,突然空了一块。

就在怪物离开的时候。

好痛。

不是幻觉,是真的好痛。而且不是悲伤过度时的那种心绞痛,更像是暴力挖掉一块心脏的那种外伤式痛法,原因不明。

感觉心口空了又是另一回事,林瑾卿不明白为什么怪物会引发她这个本体的异常。她一直以为它只是个长着玩家脸的复制品或者别的什么,但现在看来显然不止如此,她与怪物之间恐怕还存在着其它未知的、更紧密的联系。

不过现在想这些也有点晚了,它都不在了。林瑾卿不得不停止思考以暂停过度悲伤带来的更多负面影响,她抹了把头上的雪,努力将脸搓热。

现在要想点什么呢……想点……哦,吃的。

要饿死了。

林瑾卿靠在登山包上喘气,浓郁的血腥气从喉咙中倒行上涌,满嘴铁锈味。

她摸出一支试管,管中质地粘稠的黑色液体透过玻璃管壁望着她。这管试剂的黑是纯粹极致的黑,没有一点反光,神秘而不详。玻璃的高光点在黑色幕布上,像藏着深渊的眼睛。

林瑾卿举起试管对天望了几秒,有气无力地戳戳系统精灵,“……嘿,这一管,怎么用的?”

“口服。”它停顿半秒后补充,“该试剂需全部服用效果最佳,您确定要现在使用吗?”

林瑾卿没理它。她与试管中的深渊对视数秒,拔开玻璃塞,仰头一口吞下。

冰凉的液体入口,活物一般自己在口腔中转了一圈,闷头闯进食道,化为一股薄荷般的清凉气息上涌进脑中。这股清气凉而不寒,瞬间拂去脑中所有的滞涩,自进入副本起淤积的所有沉郁都被一扫而空,林瑾卿获得了短暂而珍贵的一段清醒。

唔,不止清醒,感觉进副本前的脑子都没这么好使过。

她忽然想明白了。

庞大杂乱的信息在脑中忽然有了条理,堵塞的路口冲出一群黑薄荷交警小人。在它们的协助下,林瑾卿脑子里的信息马路没多久就恢复了秩序。

她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呼出一缕白雾。

真该死啊……这垃圾游戏。

【贝尔生吞了一个藏着线索纸条的塑料袋。】

【费里德站有问题。】

【雪原上疑似存在会影响认知的东西。】

【玩家的副本身份在数日饥寒后透支严重,无法仅靠饮水存活,必须进食。】

【怪物是不存在的物种。】

【怪物的外貌与玩家一致,且由完全轴对称、仅表情相反的两半缝合而成。】

【食物在副本开始时发放完毕。】

【……】

林瑾卿迅速从杂乱的线索中提炼出有效信息,有点意外,但也没那么意外。她砰的一下躺倒进厚厚的积雪里,大风带着雪花绕开护目镜融进她干涩的双眼,圆睁着直视天空。

或许该愤怒的吧,又或者是悲伤,但经过燎原恨意的烧灼后这点情绪好像不重要了,余恨的灰烬盘旋在空寂的胸腔中,再燃不起怒火。

所谓的第四类鬼怪其实就是玩家,贝尔肚子的纸条同样也出自玩家之手。

纸条书写者的身份确定后,许多疑问就迎刃而解。那个埋伏在周围还会影响认知的东西,其实就是他的那只怪物。

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副本伊始就迅速接纳怪物的。除却规则的误导,它本身的外形就颇为惊悚,倒不如说林瑾卿这样能跟它看对眼的才是例外。再往后就顺理成章,出了山洞后怪物独自离开寻找狼群,一番鏊战后返回跟上了那个玩家,并在某一时刻被他注意到了那张一模一样的脸。早该想到的啊……“它是我,我不是我”,引发认知危机的对象不止具有类人的特点,更是一个“类我”的东西——即,很像玩家自己。而冰原上最像玩家的东西,其实该是怪物才对。

这样贝尔吞信的行为就能解释了,他很可能发现了信才是无关干扰项和游魂的实质,甚至此举就是为了防止未来的玩家被它迷惑。不过贝尔没有发现怪物的友军身份,这样在他看来信件中有关怪物的内容所指向的就包括了费里德站内的东西。一旦后续验证了他的猜想,这封信就产生了一丝保存的价值,于是他将信放进塑料袋中整个吞下,没有将它完全销毁。

信件被保留了。

费里德站中有什么?

这封信才是副本放出的烟雾弹吗……游戏不遗余力地分裂玩家与怪物,所以怪物又是什么,值得副本这样大费周章的针对?

林瑾卿有个猜想。

关于怪物杀人的机制,细想其实很有意思。

怪物只会削去玩家身上处于[冻结]状态的身体部位,而系统标注了[冻结]的部分是没有痛觉的。翻译过来就是,玩家如果选择了继续[冻结]这一条路,就可以没有痛苦,同样没有记忆地死去。

这种结局在林瑾卿进入系统之前的世界里,还有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称呼——

“安乐死。”

那么结合安乐死的机制特点,再回到那个问题,怪物到底会是什么?

同样的一个东西,不同人看到就会有不同的联想,产生的联想也与每个人自身相关。将同一支荷花拿给不同的人看,僧人会想起菩萨的莲台,艺术家想起张大千和莫奈,文人想起杨万里与朱自清,厨子想到的也许是藕荷入肴的食谱*。

人对自己带有的特点印象会更深刻,在发散思维时联想到的先是与自身相关的东西,怪物长着玩家的脸更是印证了这一特点。

半哭半笑的东西很多,西方某些小丑形象中就有这样的设计,林瑾卿也听闻过佛有两面一善一恶的说法,但这些与她自己无甚关联,基本不必考虑。

首先要寻找的是和“林瑾卿”关系最大的、半哭半笑的东西。

长着自己的脸,在正中间裂开,带有近似安乐死的特点,一半哭一半笑的怪物,所代表的可能会是什么?

双相情感障碍是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也称双相障碍或双相心境障碍,指发病以来,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心境障碍。

怪物不是某种存在实体的东西,它其实是一种病。或者也可以说它是这种疾病在副本中的具象化,游戏赋予了它具体的形象,于是它从变态心理学教材上一段抽象的定义变成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仔细想想其实也挺合理,这种病着实不是啥好鸟,实体化后长成一只怪物,还拥有那样的恐怖面容倒也算正常。

怪物巨大的体型也能说通,在完全没有外力介入时人类跟它单挑死路一条,合理。需要注意的是怪物有极小概率会自行离开,而这种心境障碍也是有极小概率会自行痊愈的……连这样的细节都能对上,林瑾卿觉得这就是正确答案的可能性不会低。

怪物由两半缝合而成就更好解释了。“双相情感障碍”,顾名思义这种病是由躁狂相和抑郁相共同构成,正好对应了怪物半哭半笑的诡异表情。

……还有接近安乐死的特点。

林瑾卿猜测怪物的本质或许还有另外的解释,但至少这个“实体疾病”的说法能解释她目前所有的疑问,而且以她的眼界也暂时想不出别的可能了,那就先这样凑合。

怪物的身份暂且算解决了,那么它为何会遭到针对?

这就是另一个重要的猜想了。

林瑾卿回忆起副本中某些奇怪的迹象。游戏在副本中设置了一只友善的怪物,却又在规则中暗示玩家杀掉它,为此还专门提供了一个悬崖。游戏保留了往期玩家的影像,却不曾透露过她们的身份,还通过规则挑拨玩家与之对立。诸如此类的矛盾规则还有数项,皆表现为副本规则与游戏实际的行为相悖,林瑾卿猜测这出自两方对立阵营的手笔。

强势方显而易见是游戏官方,且目前看来非常不做人,反推出与之对应的弱势方偏善,成员未知。

副本中,谁有可能代表了后者的立场?

系统精灵。

系统精灵在冰原副本中或明或暗地帮助过林瑾卿数次,符合上述的判断。而在确认了这只系统精灵的立场之后,林瑾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猜测,它很可能一直在对自己施加精神暗示。

潜移默化的精神暗示,听起来有点骇人听闻,但结合实际可以发现此事焉知非福。林瑾卿曾因为自己潜意识中对冰原游魂过于信任而十分苦恼,如今看来这应该就是系统精灵的手笔,毕竟与它沟通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思维进行对话,它能在潜意识中动什么手脚并不让人意外。

系统精灵啊……你可真是好大一个惊喜。

但话又说回来,惊喜并不能吃,系统精灵同样也不能,想出去还是得找出副本中隐藏的食物。

林瑾卿已经有了头绪,最难的一关都已经过了,怎么能栽在食物上啊。

食物的线索很早就给出了,甚至不止一种。系统精灵也给出过提示,但它们细碎零散地分布在庞杂的巨量信息中,想准确组合拼凑出对应的方案其实并不容易。

最明显的一种策略是吃熊或者吃狼。

是的,即使它们可能会尸化,那也是能吃的。贝尔会变熊压根不是因为他杀过熊,而是他吃过。玩家面临食物危机时会产生各种尝试,人数多了即使是那头熊也总会有人试着去啃两口,贝尔也是玩家,吃过熊的可能性极大。

吃了熊的贝尔变成了熊,那么从沃夫的变化可以反过来得知群居的灰毛生物是狼,林瑾卿也由此判断出杀死安东尼奥凶手的身份,成功触发了冰裂缝。

同样的,这个食谱也有个很明显的弊端。食用后躯体的异化何时开始?兽化后又是否能维持人类的理智?如此种种都是问题,林瑾卿不相信副本会放过大好的挖坑时机,她赌不起。

另一种解决方法是吃尸体。

这个想法初听有点惊悚细想卧槽更恐怖了,但不能否认它可行。如果通关玩家一定都吃了东西,那兽化的人数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这副本的通关率总不能连5%都不到吧?那也太低了。

所以剩下的玩家吃的是什么?或者说,冰原上除了动物还有什么?有往期玩家。虽然只是副本保留的影像,但对身处副本中的玩家而言,他们就是有实体的。有实体意味着可以吃,会不会吃出问题另说,至少能让人熬到费里德站。说句难听的,两天后哪怕病到一进费里德站就暴毙都行,林瑾卿作为玩家只需要保证她能抵达终点,后面的不重要。

不过能想出来不意味着要做到,抛开安全与伦理问题再退一万步,林瑾卿也不想吃冻僵尸。

呕。

可是这样排除下来,不就没有东西吃了吗?

并不是,还有一种。

不过应该很少人会将这几条放在一起分析吧……

“玩家的副本身份必须进食”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潜在条件,即“玩家的副本身份不是自己原本的身体”。

【玩家在副本中获得了一个新的身体。】

【食物已在副本开始时发放完毕。】

“……”

林瑾卿想通了离开的最后一个难题,长长呼出一口白雾,扬起一个僵硬却灿烂的笑容。

太好了。

终于……可以出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