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深人静,杨广总会取出那枚李婉留下的玉佩,触景生情,他心中默念:辽人,你欠我们的,终有一天,会连本带利讨回来。杨家的荣誉,由我杨广来守护,直到那一日,我们以胜利者的姿态,告慰哥哥嫂嫂的在天之灵。
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杨家兄弟各自肩负起了重任,他们齐心协力,共同推动着隋朝这艘大船破浪前行。对于运河的修筑,他们更是匠心独运,采取了一种既不过分劳民伤财,又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方式。
“自愿参加,每日修筑一定量的任务,还发放补贴奖励?”杨俊眉头微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这法子倒是新颖,既能保证工程进度,又不会让百姓太过负担。”
杨广点头微笑,目光深邃,“正是如此。我们杨家,从来都是以民为本。运河的修筑,不仅是为了国家的繁荣,更是为了百姓的福祉。”
在运河工地上,百姓们热情高涨,他们自愿参加修筑,每日完成定量的任务后,还能领取到丰厚的补贴奖励。这样的政策,让百姓们感受到了朝廷的关怀,也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修筑工作中去。
而在对外战争方面,杨家兄弟更是有着深远的眼光。当东瀛人前来朝拜时,他们看似恭顺,但眼中闪烁的异光却没能逃过杨家兄弟的眼睛。
“日本人,畏威而不怀德。”杨广目光冷冽,语气坚定,“我们现在看似强盛,他们便伏低做小。但若我们稍有松懈,他们便会如中山狼一般,得志便猖狂。”
杨秀紧握拳头,眼中怒火中烧,“与他们相比,高句丽反而不足为虑。日本,才是我们真正的威胁!”
杨俊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杨广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打!而且,要打得他们心服口服,让他们知道,隋朝,杨家,是他们永远也惹不起的存在!”
杨谅年轻气盛,一拍桌子站起来,“对!打得他们落花流水,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杨广看向杨俊,“二哥,这次征战,我想主要征调山东和辽东的水军。你意下如何?”
杨俊思索片刻,点头赞同,“山东和辽东的水军,战斗力强悍,且熟悉海战。由他们出征,定能旗开得胜!”
杨家兄弟相视一笑,彼此的眼神中都充满了信任和决心。他们知道,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
随后,杨家兄弟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征战事宜。他们调兵遣将,制定战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而山东和辽东的水军,也在他们的带领下,开始了紧张的备战训练。
终于,出征的那一天到来了。隋朝大军在杨家兄弟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向着东瀛进发。他们心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也充满了对家族荣誉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