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再说一遍?”
坤宁宫里,皇后刷地站起身来,对跪在眼前的亲信太监胡勇道。
“娘娘,确凿无疑,那人的确是在开封府击鼓鸣冤,状告太子妃娘娘了!”太监颤声道。
“状告她什么?”
胡勇结结巴巴地道:“始……始乱终弃,草菅人命。”
“始乱终弃?”皇后的眉头紧锁:“这都什么跟什么呢!这个词不是用在男人身上的吗?怎么居然有人把它用在太子妃身上。”
胡勇刚要说话,就见一个小宫女来报:“娘娘,太后娘娘驾到!”
皇后急忙迎了出去。
只见太后带了个贴身大宫女,急匆匆地赶了过了。
皇后急忙行礼,太后道:“不必多礼了,进去说话。”
到了殿内,做定之后,太后便问:“开封府有人击鼓鸣冤,状告太子妃的事,皇后可知道了?”
皇后点了点头:“儿臣也是刚刚知道。母后,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太后扭头对身边的宫女道:“你把这事仔细跟皇后说说。”
那宫女说了声是,接着便道:“那击鼓鸣冤之人,听说是太子妃之前住过的村子里的一对老夫妇,那个地方叫滁州府乌山村。那对夫妇声称,他们的独生儿子叫张阿宝的,跟太子妃娘娘青梅竹马,两情相悦,早就私下里定了终身……”
一听这话,皇后不禁大惊失色,觉得不可思议之极。
她动了动嘴唇,向说什么,却终究什么也没说,对那宫女道:“你接着说。”
那宫女又道:“那对夫妇说,太子妃娘娘为了嫁给太子,背弃了与张阿宝的盟约,为了灭口,还派人害死了张阿宝。”
听完宫女的话,皇后陷入了沉思。
殿内一片寂静。
过了好半天,太后打破了寂静:“皇后,你怎么看?”
皇后缓缓道:“母后,儿臣只是奇怪,为什么
你没听她刚才说吗,那张阿宝是老夫妇的独生儿子,唯一的儿子死了,他们活着也没意思了,还有什么不敢的?”太后冷笑道。
皇后不出声了。
太后又道:“丑闻!这可真是天大的丑闻!我天家明媒正娶的太子妃,未来母仪天下的人,居然是这等德行败坏之人!皇后,你主管后宫事务,此事,你务必要查清楚,给哀家一个交代!”
皇后低声道:“此事,儿臣定然会迅速查清,到时候,亲去慈宁宫回禀母后。”
太后嗯了一身:“既然如此,那哀家就回宫,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说完,就起身回宫了。
送走太后之后,皇后就对夏国忠道:“你现在就去开封府,把那对告状的老夫妇提到宫里来,哀家要亲自审问。”
夏国忠领命而去,刚出门槛,皇后又道:“且慢,你去跟那开封府尹传哀家口谕,所有得知此事的人,都暂且关押起来,若是外头有人知道此事,哀家立刻取他项上人头!“
夏国忠忙道:“奴婢省得。”
夏国忠去后,皇后长长叹了一口气,对身边的宫女道:“云翠,现在是什么时候了?陛下可在御书房?”
云翠道:“回娘娘,快到晚膳时分了。这个时间,陛下都是在御书房批阅奏折的。”
皇后道:“你跟哀家去御书房。“
云翠嘴唇动了一动,欲言又止。
“你想说什么,尽管说好了。”
“娘娘,奴婢的意思,您是不是要找太子殿下过来问问。”
“哦?你为何要这般说?”
“太子殿下那般爱重太子妃……”
皇后微笑道:“云翠,你可知道,陛下非常看重这个儿媳妇,对她可谓是处处维护。太子妃是南宁王唯一的血脉,那南宁王功高盖世,皇上怎会不爱重她的后人?”
“娘娘上次将那帝王绿的手镯赐给太子妃,奴婢就觉得,娘娘是不是,得罪太后了”
云翠有些担忧地道。
皇后淡淡道:“云翠,你记住了,以后,你不管做了谁家的媳妇,首要的一件事,就是将自己夫君的心给笼络住了。只要你夫君给你撑腰,夫家任何人,都不会欺负你。”
说完,她就站起身来,自顾自往外面走,云翠急忙跟了上去。
到了御书房,皇后也不要人通传,径直走了进去。
只见保定帝正坐在在书案前写字,王承恩站在一边给他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