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太子既然说了给你出气,定然是有他的办法,咱们去了便知。”
主仆二人来到坤宁宫,只见太后坐在正中,皇帝与皇后坐在太后左右,下首,坐着胡氏,朱昭则坐在胡氏对面。
晚晴便上前行礼,皇后道:“太子妃不必多礼,你且坐下。”
说完,她又转脸对朱昭道:“昭儿,你让母后去把你姨祖母请来,又要把你皇祖母和父皇都请来,说有要事禀告,究竟是什么事情?”
朱昭站起身来,来到当中跪下,朗声道:“皇祖母,父皇,母后,儿臣状告姨祖母安国公夫人,买通人手,陷害太子妃!”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晚晴自己都没想到,太子居然直截了当地当众状告胡氏。
胡氏更是大惊失色,急忙上前跪倒在地:“太后娘娘,皇上,臣妇冤枉啊!太子殿下,您这是从何说起啊!”
胡太后也是一脸的怒容:“昭儿!你放肆!姨祖母可是长辈,你怎可如此!”
朱昭仰头道:“皇祖母,儿臣可不是红口白牙地胡说,儿臣是有证据的。”
“你有什么证据?”太后反问。
朱昭道:“儿臣若能拿出证据,皇祖母可袒护姨祖母?”
胡太后哼了一声:“等你拿出证据再说。
朱昭看了保定帝一眼,保定帝点了点头。
朱昭便高声见道:“带证人上来!“
心墨便和一个小太监,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妇带了上来。
晚晴定睛一看,正是她们村的媒婆张大娘。
张大娘一辈子也没来过皇宫这般地方,整个人自己紧张得浑身发抖了。
朱昭便问:“你便是张王氏?”
张大娘点了点头。
朱昭又问:你们村是否有张阿宝这个人?“
张大娘说:“有。”
“张阿宝是否有意中人,是否有托你给她提过亲?”
“有的,张阿宝喜欢我们村里老朱家的闺女晚晴,不止一次托我去朱家提亲。”
“哦?为何是不止一次?“朱昭追问。
张大娘说:“因为晚晴不喜欢阿宝,朱家始终不同意这门婚事。”
听到这里,胡氏不由得脸色微变。
朱昭点了点头,对心墨道:“带下去,接着带第二个。”
第二个证人带上来以后,晚晴一看,却是张阿宝的亲叔叔张大嘴。
朱昭又问:“你可是张阿宝的叔叔?“
张大嘴也不敢抬头,低声说:“是的。”
朱昭道:“张阿宝一家三口最近去哪里了?你可知道?”
张大嘴道:“我只听哥哥说,有人要他们一家三口去做个什么事情,事成之后,就给他们家一万两银子!”
听到这里,胡氏的脸又黑了一些。
“那你可知是什么人,什么事情?“
张大嘴道:“只知道是京城安国公府的人,什么事情,就不知道了。“
听到这里,太后冷笑道:“这是哪里来的刁民,在这里胡说八道!“
朱昭缓缓道:“皇祖母切莫发怒。还有第三个人证呢!“
说完,他就对心墨道:“带第三人上来。
”
心墨就将第三个人带了上来。
此人一露面,胡氏就差点惊叫起来,原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陪房管家胡安。
胡安上来之后,也不敢抬头,只跪在了地上。
朱昭喝道:“你可是安国公府的管家?”
胡安道:“是的,太子殿下。“
朱昭又道:“是你拿银票找到张家一家三口,让她们诬陷太子妃的吗?”
胡安颤声道:“小的该死,小的也是受人指使!”
听到这里,胡氏的脸有些发白了,她有些无助地看着太后。
太后镇定地冲她摇了摇头,胡氏的心里就安定了许多。
太子接着问:“那你到底是受谁指使?“
胡安道:“是太太身边的林瑞家的,当年,太子妃的母亲,郡主娘娘因为家务事惩罚过林瑞家的,她怀恨在心,又怕太子妃将来报复她,就决定将太子妃告倒……“
听到这里,胡氏才松了一口气,做出一副吃惊的表情:“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我怎么不知道呢!”
朱昭冷笑道:“姨祖母打算如何!”
胡氏道:“若果真如此,我定将那奴婢千刀万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