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讨厌。”明穗与她年纪相仿,两人十分合得来。
徐亦辉将手里的饼分成两半,把没被她咬过的那半递给明穗,“快吃,吃完我帮你一起洗,洗完就去玩。”
“不用了,没两件了。”明穗也不推辞接过饼,从袖子里掏出来一把栗子,“这个给你,我爹今天回来带给我的。”
明穗对徐亦辉一向大方,总共就这一把栗子,都给了她。
徐亦辉几口吃完了饼,开始剥栗子,“一起吃。”
徐亦辉时常如此趁着午间这闲暇的空档,和玩伴一起跑去河边摸鱼玩水、拐进山里找野果找蘑菇……
有时是一群年纪相仿的孩子你追我赶,奔跑在田间地头乡间土道,玩了一身泥,就跳进水里游一圈,坐在岸边的石头上等着太阳把衣服烤干。
徐亦辉少时的人生就是如此,家里姐妹兄弟一堆,作为中间的孩子时常会是被疏忽的那个,父母哥姐疲于奔命,妹妹弟弟年少调皮,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温饱尚且是问题,更不要说亲人之间的温情了,只有极少数的时刻才会流露些许。
或许是习惯性的自我保护,或许是天生的性格使然,徐亦辉从小对亲情就没有多少渴望,她性格大大咧咧的,只顾自己开心就好。
有同龄伙伴们一起玩耍,也算有趣,虽然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但忙中偷闲的时光依然能让她感到愉快惬意。
但生活不会总是这么开心,尤其是靠天吃饭的农人,徐亦辉十三岁那年天灾不断,一年到头颗粒无收。
上头的哥哥姐姐已经各自成了婚,和另外的人组成新的家庭,收成不好同样无力照顾他们。
算上徐亦辉,家里有三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还有一个最小的仍在襁褓里嗷嗷待哺,个个饿得干瘦。几张嘴都等着吃饭,父母每日唉声叹气四处借粮无果。
最后实在没了办法,母亲看着已经快和自己差不多高的徐亦辉,无奈托同村的人寻觅合适的人选,想看看哪家能吃得上饭,把徐亦辉嫁过去。
最后只问到一个别村比徐亦辉大了十来岁的单身汉子,家里还有余粮,母亲叹息良久,还是定下了婚事。虽然岁数不合适,但好歹能有口饭吃,总好过留在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
母亲从箱子底下翻出一块压了许久的红布,给她缝了身衣服。徐亦辉长这么大,难得穿了一回不是哥哥姐姐们剩下的衣服。
送她离开时,母亲握着她的手,不舍地流下了眼泪,念叨着你还这么小。
徐亦辉难得地有些伤感,但她一向很会让自己开心,不过就是换个地方干活收拾家而已。
一起玩的伙伴们过来送她,明穗听说她要嫁人,熬了几个夜给她绣了一双鸳鸯戏水的枕套,送给她当新婚贺礼。
明穗哭红了眼,悄悄道:“我好担心你。我娘说你年纪还小,嫁过去肯定有苦头吃。我把攒下的一点银钱藏在枕套里了。那个人要是对你不好,你就用这些钱离开他,自己想办法活下去吧。”
徐亦辉看着已经成了绣娘的好朋友,心里更加难过起来,以前一起爬树摘野果,翻墙听戏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村与村之间隔得远,这一别不知下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了。
她摸着藏着的银钱,不知道这些许积蓄要明穗熬上多少时间,扎过多少次手,才能偷偷攒下来,如今却全塞给了她。
徐亦辉将钱掏出来,塞回明穗的袖子里,“你拿着用,不要担心我,如果真的呆不下去,我也不会委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