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李嘉琨停顿了一下,终于还是非常君子的说了出来:“还有沈翔,他居然和你考了同一个学校,他学计算机技术。”
祎卉的心脏明显加速了跳动,她的脑子飞快地转了起来:“他,居然也报F大,这么巧?”但是祎卉没有说出来,只是问道:“这个家伙不是河北人吗?为什么不报北京的学校?神经兮兮地跑到上海去干嘛。”
“……那谁知道?那时报志愿,他根本就不告诉任何人,我们一直都以为他会报北京的学校。对了,你去劝劝你们淑颖吧,她在家哭呢。”
“哭?进了北大了,还哭?搞没搞错。”
“她说年级里考第一的这次又不是她,是三班的,叫……”
“王建?是不是?”
“你怎么会知道?”“
淑颖为了他,没少哭了。每次只要王建名次在她前面她都要哭的。没什么的。我见惯不怪了。他考哪儿啦?”
“好象听他们班人说是清华学建筑。咱们学校这次一般,就仨清华,仨北大。但整体很好,前十高校的一大把。”
沈翔不耐烦地质问他的父母:“行了,你们要求我上重点好学校,F大是不是?你们要求我上个好专业,计算机算不算好专业?干嘛追根问底地想问出我为什么要到上海去上学?”
“可是,你不是从小就喜欢北京?”
“那是小时候。和报高考志愿不矛盾吧?”
沈翔的爸爸总感觉哪里逻辑不顺:“不对,你是我儿子,这么多年我还不了解你吗?你一定有原因的。怪不得那次坚决不让我们看你的志愿呢。你是怕我们反对,是不是?”
电话铃很巧的在这个时候响了起来,沈翔绕开追着自己问个不停的父母,拿起电话:“喂?”
“沈翔?”
“吴祎卉?”
“是。你怎么这么大声?我得罪你啦?”
听出是祎卉的声音,沈翔放柔了声音:“你考得不错嘛。最后这把,居然和我不差上下。”
“拜托,你少这么感觉良好行不行?行行行、我没你分数高,我一向有考运的,还不行啊。”
沈翔犹豫再三,终于还是买好了火车票独自一个人出发。他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
林淑颖去北京的前一天,林淑颖约他去家里玩,她说的那些话让他觉得现在似乎自己不该搅和在其中。不过,他愿意等,也愿意站在一旁看事情的发展结果。
毕竟,现在看起来,自己一直希望能在祎卉身边陪着她,看着她长大的这个心愿,随着录取通知书的到达而变成了现实,这是很完美的一大步。人不可以太贪心的,不是吗?
林淑颖说陈力沛之所以只考上了公路学院,其原因就是因为祎卉,因为祎卉曾经答应过他,而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改变了初衷。也许是因为祎卉看见了更好条件的人也许是因为祎卉认为陈力沛已不再和她相配。
虽然,沈翔武断的排除了第二种可能,因为凭自己对祎卉的认识,祎卉决不可能会是一个如此现实的人。但是,他却实在找不出理由去否认第一种可能的存在,之于祎卉,李嘉琨也好,自己也好,谁能肯定她是否已有察觉呢。无论如何,他不要别人说祎卉是为了自己而放弃陈力沛。这样一个说法,年轻气盛的他们,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年轻如沈翔,其实,他想来想去就是没有想到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任何人都不会对第一个说爱自己的人做出过于残酷的答复,这实际上是对人家示好的一种回报而已。只不过有些人会处理得十分圆满有些人却在期望处理得圆满的过程中事与愿违。祎卉正是后一种情况,越是不想打击陈力沛却越是给他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误会和伤害。有时候残酷比善意带来的结果会好了太多。
祎卉拨通了沈翔的电话:“他已经走了?这么早?没什么事,谢谢。”本来,祎卉打算约沈翔一起走的。让她没想到的是沈翔这么快就悄悄走了。
林淑颖走了,是因为她妈妈要求她到了北京以后,要去姥姥家住几天再到学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