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号早上,宋暮野陪着安鲤去学校报道,从学校回来后便开始做菜,煮米饭。
而安鲤进到教室,发现里面有几个熟悉的面孔,上辈子出现在一高重点班的同学,这辈子居然也来二高上学了,这也是蝴蝶翅膀的作用吗?
“你们怎么来二高了?”
“二高招生办的老师说你这个全县第一名要来二高念书,我们想着你这个大学霸都来二高读书了,咱们进了二高也是在重点班上课,咱们大家又可以在一个班。而且,我们家里人也觉得二高的师资一直都很不错,有好多经验丰富、教龄几十年的老教师都在二高教书,倒是一高有很多年轻教师,只有几个老教师,认为哪个学校重点班的老师抓学习抓得都严,在二高上学也不错。家里人支持我们来二高上学,我们就一起约着来了。”
他们这里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是冲着安鲤来的,原本还摇摆不定的人在听到安鲤要在二高上学,也坚定念头要来二高读书。
“真不错,这下我们又可以一个班上课了。”
有老同学和自己一个班,安鲤也很高兴,这些人中有几个人是他高中毕业后一直在联系的朋友,关系一直都挺不错的。
他原本还以为这辈子他来二高念书,和这几位朋友再没有交集了,没想到他们这辈子会在二高碰面。
“是啊,是啊。”
“……”
第一节课,班主任张洁领着班里的男生搬了九门教科书,后三节让学生在班级里熟悉课本,下午再正式上课。
安鲤看了整整三节课的课本,中午放学刚出校门就看到木头他们三人在街对面摆摊。
“安鲤你放学啦,赶紧过来吃饭,我们给你带了饭。”张旭东看到安鲤走过来,招手让他过来,从三轮车车座下拿出来一个饭盒,“你赶紧吃饭吧,我们来之前已经吃过了。”
“今天生意怎么样?买盒饭的人多不多?”
“还不错,其他小摊估摸着还没收到消息,今天摆摊卖午饭的就只有两家,其他都是卖小吃的。”张旭东觉得卖小吃也不错,不过当场做小吃太浪费时间了。
张阳明给客人打包好盒饭,冲安鲤随口问道:“你们今天上午就开始上课了吗?”
安鲤摇头,“没上,老师说要下午才正式上课,今天上午就让我们在教室看书预习。”
“下午要上课,你赶紧吃完饭回家睡午觉,下午才有精神上课。”张旭东说着,接过顾客递过来的钱给对方找零钱。
“没事,我没有睡午觉的习惯,一会儿吃完我在这里给你们打下手。”哪有他们在这里顶着大太阳摆摊,他回去偷懒睡觉的道理。
安鲤快速吃过午饭,便在一旁打下手,帮忙收钱和盛米饭。
张旭东他们三人连着几天的时间在校门口摆摊,虽然二高三个年级的重点班人数加起来五六百人,但他们每天也能赚1000块钱。
从第四天开始,校门口的小摊逐渐多了起来,他们适当减少准备的盒饭量和粥量,每天的入账没有前几天多,但每天也能赚七八百块钱。
安鲤和宋暮野两个人觉得少,但是张旭东兄弟俩却很高兴,一天就能赚1000元,一个月就能赚3万,一年就能赚……
天呐!
不敢想,不敢想。
扣除成本以后,一年也能赚二十多万,比他们攒了十几年的钱还要多。
想到大把大把的大红钞票在向他们招手,他们干活的热情更强烈了,尤其是张旭东。
张旭东前几天还在为亲弟弟的学费烦恼,如今两三天就把自己弟弟一年的学费给赚回来了。有了这个小摊子,他不仅能把自己弟弟高中三年和大学四年的生活费和学费准备好,而且也可以靠摆摊让他和自己弟弟过得很好。
张旭东一边高兴每天有大把钱入账,一边打心眼里感激起安鲤和宋暮野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