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过一轮茶,人人平心静气。
琼真人手一份完整藏宝图送给三位皇帝,“这就是高唐公主分送出去的藏宝图,藏宝地点是真的,但太子得到完整图纸时,宝藏早已被提前取走,这的确就是个圈套,一个专门离间天家父子的圈套。”
“至于宝藏送去了哪里,老圣人,没有谁比您的奶娘更清楚。”
太上皇细细研究了一会儿藏宝图,叹息,“这笔宝藏若能全数收归国库,至少能保我朝五十年盛世太平。”
蜉蝣子抖抖眉,留心看孙子神情,看他是不是和他老子有同样的想法。
当今脸上流露出不赞成的神色,心里直呵呵,前朝手握这么大一笔宝藏在手,结果怎么样,不还是亡国了,可见财富多寡并不是决定能否开创盛世的关键。
治国之根本在于治民,民智则国智,民强则国强,民富则民富。
而他们父子在治国上向来分歧多多,比如在财政政策上一个坚持藏富于国,一个主张藏富于民。
所以父皇和一干贪官污吏的私人小金库倒是丰盈了,却让国库和老百姓的口袋亏空到极致,长此以往,难保不重蹈前朝覆辙。
可惜父皇只看到浮在表面的繁华,却对藏在假象背后的党争冒头、吏治腐败等隐患和危机视而不见。
他又想起太子当年在课堂上的几句闲谈:面对实力远超自己的敌方势力,正面硬杠是莽夫的做法,聪明人要么借力打力,要么想办法从内部分化对方,激化他们的内部矛盾,等他们自杀自灭得差不多了再出手就可十拿九稳。
对于有志复国的前朝后裔来说,开国一甲子有余的本朝可不正是实力远超己方的强敌?
想到此处,当今悚然而惊,忽然领悟了藏宝图背后隐藏的深深恶意,额头冷汗涔涔。
“高唐公主真是个可怕的对手!”
亡国后裔,就算有金山银山在手,但一没领地二没军队三没人口,无论是想复国还是想复仇都难如登天。
再者新朝建立后政权稳固,天时地利人和齐备,想从外部攻破那是痴人说梦,那如果是从内部爆破呢?
如今的天下是姓端木没错,可也不独属于端木,天下军权完全能被皇家掌握在手里的只有三成,四大异姓王各占一成,另外两成分散在几处藩王手中。
若是这些手握兵权之人起了异心,相互联合起来则皇家危矣!
要说四位异姓王和几位藩王没点自己的心思肯定是假话,当年都是一起叛了前朝打江山的,凭啥坐龙椅的是你端木家?皇帝轮流做,老祖宗那一辈没争上那就拼子孙呗,就不信端木家个个都是圣明君主,但凡出一个昏庸无能的,自己家的机会可就来了。
从开国至今一甲子过去了,东南西北四大异姓王一直牢牢把持各自手中军权不放,饶是皇家如何威逼利诱软磨硬泡皆是不奏效。
这种情况下,如何能信他们的忠心,要真是没点反骨,当年都是前朝的臣子,如何就和太祖一起造了前东家的反?能反前任就能反现任。
再说几位藩王,一样的太祖血脉,凭啥你为君我为臣,谁还不是端木家的子孙,脱下龙袍谁又比谁更高贵。
代入高唐公主的思维去想一想,与其将宝藏捏在手里,不如送给这些既有异心又各有兵权的地方势力,以雄厚的财力助长他们的野心和造反的实力,让他们发动内乱,以此消耗朝廷和皇家的实力。
到时候只要朝局一乱,属于前朝的机会才真正来临。
这手段可比下毒暗杀高明多了,杀人诛心还丝毫不露痕迹,如果不是先太子偶然得到宝藏消息,皇家只怕还被蒙在鼓里。
“近些年边关州县不是有外敌叩边就是发生动乱发生,几位异姓王爷更是以镇关戍边为由屡屡拒绝上缴兵权,很难说这不是他们有意为之。
边关不宁,朝堂上也不见得安稳,儿臣登基这三年冷眼看着,宗亲和勋贵们醉生梦死不求上进只知道躺在老祖宗的功劳簿上吃老本,其他文武百官结党营私,上下包庇贪腐成风,内阁各位老大人们要么一言堂排除异己,要么明哲保身,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