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在红楼世界的还债日常 > 第76章 凡鸟偏从末世来

第76章 凡鸟偏从末世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宝玉看着凤姐,心里怅惘不已,他才知道贾琏和凤姐和离之事,又知道今儿来参加诗社的新人傅姑娘正是新琏二奶奶的人选之一。

他一向认为花心堂哥贾琏是有些配不上王熙凤的真情相待的,但两人真的分开,一时间也不知道该为凤姐感到不值还是庆幸,他再不通时务也知道已经出嫁的女子,不论是丧夫还是失偶,境遇都会艰难很多。

然而尽管如此,男子却能很快另寻佳偶,欢欢喜喜迎新人进门,不消多长时间便再也没了旧人曾经生活过的痕迹,出色如秦可卿都是如此,何况向来不得人心,声名之恶远胜于她的凤姐?

想到凤姐对自己和几位姐妹的好,宝玉忍不住为表姐和天下其他相同命运的女子感到深切的悲哀!

他是个感性且又多情的人,一念及此,忍不住眼中滴泪道,“我舍不得凤姐姐,一想到此后不能常见,心里便有说不出的难过……”

凤姐摸摸他的头,温柔劝慰,“傻弟弟,难道离了贾府我就不是你姐姐了不成?我搬去城外又不是回了金陵,骑马一个时辰就到了,也值得这样淌眼抹泪的,仔细妹妹们笑话你!”

宝玉不好意思地把脸埋在贾母怀里,凤姐见他这样忍不住心里叹气,不怪王夫人更中意宝钗做儿媳妇,都十四五岁的少年了,还是这么一团孩子气,再不娶个成熟稳重懂算计善绸缪的妻子,真成了家可指望他照顾谁去!

贾母从鸳鸯手里取了干净帕子,亲自给宝玉擦去眼泪,“凤丫头说的很是,你二舅舅很快要去巡边,仁哥儿又远在金陵,你凤姐姐再厉害也只是个妇道人家,若有需要男人出面的场合,可不就得用上你这个嫡亲表弟,到时候你可不许嫌辛苦!”

宝玉懵懂点头,心里想的却是,凤姐姐那么厉害,十个男子也比不上她,自己不麻烦她就不错了,哪里有能帮上忙的地方。

凤姐见宝玉情绪稳定下来便问他今日起诗社谁是社主,宝玉回答说探春。

按照旧日次序,今日本来应该是宝钗做社主,只是因为主要目的是相看傅秋芳,贾母便自己拿了私房钱交给探春,命她出面做好这个东道,千万别怠慢了娇客。

凤姐笑问探春今日夺魁的是宝黛湘中的哪一个,不意湘云抢着回答说是客人傅秋芳,一边将她夺魁的咏水芙蓉诗背诵了出来:

水自清明月自真,醉向潇湘逐芳魂。

接天还似瑶池影,映日不复云梦痕。

曾疑无心试禅骨,今证多情酬慧根。

凭栏怀古千秋事,不颂风雨颂泥尘。

“我们平常说起莲花,都赞她出淤泥而不染,傅姐姐这首诗里却反其道而行之,言说正因为有淤泥滋养,才能孕育出甘美莲藕供人食用,正如读史书,帝王将相固然名传千古,却也不可忘记那些默默耕耘和奉献的万千平民百姓,他们一样是历史的参与者。”

湘云眉飞色舞地向凤姐讲解,宝钗插嘴道,“傅小姐的诗固然不错,依我看,终不如颦儿的'偶借东山三分雪,怜取西塘一脉香'来得精巧别致。”

李纨却笑了一声道,“凤丫头大字不认得几个,寻常看个账本子都要彩明读给她听,哪里懂得诗词的好坏,你们与她讨论这个岂不是对牛弹琴?”

凤姐白她一眼,“珠大嫂子别小看了人,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如今已是知道读书的好处了,正打算请林妹妹给我们大姐儿做老师,我也好旁听跟着学习,到时候等我做出好诗来,且吓你一跳!”

黛玉笑道,“正是,孔圣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凤姐姐是个有悟性的,即便从这时学起来也不晚。”

几人说笑一阵便到了晚饭时分,席上宝玉黛玉湘云三春姐妹果然个个来给凤姐敬酒,贾母看着满堂花软玉娇,高兴她们姐妹和睦,也跟着喝多了两杯。

吃完饭众人结伴回了园子,凤姐留下,喝了一碗酸笋鸡皮汤权作解酒,便同贾母回了里间卧室说了要为贾琏纳尤二姐为妾和给平儿摆酒请席正名分的事情。

她原原本本地将贾琏和尤二姐在家庙里发生的事情说了,一点也没要为二人隐瞒掩饰的意思,俗话说敢作敢当,人家做得难道她说不得。

贾母听了气闷不已,既恨尤家母女不知廉耻,又恨孙子贾琏不争气,不由戳着凤姐额头道,“早这样贤良大度,你同琏儿也走不到和离这一步,何苦来!”

今日请了傅家姑娘来,果然样样出色,襟怀开阔,性情爽朗,完全看不出是小户人家养出来的姑娘,医术高明到可以悬丝诊脉的吴夫人也说这姑娘身体底子极好,正是易受孕的体质。

只是贾母心里,到底还是更中意凤姐多些,无她,只因为凤姐与年轻时的自己太过相像。

凤姐索性作出个光棍样,摆手道,“正因为和离了我才肯贤良起来,左右这些飞醋都留给未来的琏二奶奶吃去罢!”

贾母笑着叹气,“真真是个坏丫头,琏儿这边已是有了着落,你自己可怎么办,真准备孤身到老?”

今日一会,她已经相准了傅秋芳做大房嫡系孙媳,此时问出这句话也不是为了试探,而是真心将凤姐当做孙女疼爱,不忍她独自孤苦。

她问得恳切,凤姐也不愿欺瞒这位老人家,问道,“您老人家先说说,是当年刚嫁进国公府做当家小媳妇畅快,还是如今做万事不理的老封君畅快?”

说完枕在贾母膝盖上笑得哼哧哼哧,她可是知道老国公年轻时也是一般的俊俏风流,处处留情,又兼位高权重,所过之处必收获芳心一片。

外面的不算,就是家里说得出名姓的姨娘和通房就不下两手之数,其中既有皇帝赏赐的,也有同僚赠送的,更有家中长辈安排的,哪一个都不是还没真正掌握家中话语权的贾母所能轻易打发处理掉的。

因为国公爷的风流孽债,贾母当年没少受闲气,就连怀着幼女时还有个外头的歌姬闹上门,说若不肯接她进门给个正式名分,就带着肚里国公爷的亲骨肉一起撞死在荣府大门口,贾母因此孕中抑郁早产,连累贾敏从一生下来就有些体弱,精心调养了好几年方好。

想到那些夜深无人处,自己独自吞咽的眼泪和苦楚,贾母忍不住叹息,她轻轻拍了拍凤姐后背,说道,“我们女人家嫁了人,定是要把男人看得轻些,把子女看得重些,日子方可过得下去……你只生了大姐儿一个,一旦她嫁出去,你自己岂不孤单?世上专情的男子也不是没有,你且把身子养好了再慢慢寻摸个合适的,就算找不到足可交付真心的,至少也找个可以互为扶持相伴终老的。”

这番话是老人家肺腑之言,凤姐虽不十分赞同,却也不忍拂逆,点头笑道,“我听老祖宗的,若真有看对眼的,必带来让您先掌掌眼。”

贾母看着她清亮明媚如秋水横波的一双眼和醉卧芍药般嫣红面颊,忍不住上手摸了摸道,“好孩子,是我们琏儿没福!”

凤姐软语安慰她,“如今我们彼此放过,彼此成全不也很好。您老人家可不许从此便疏远了我,还得拿我当亲孙女疼爱才好!”

贾母潮湿着眼眶说,“你那庄子快修葺完成了吧,记得给我留个院子,到时我带着玉儿同你做伴去,省得看家里这几个不着调的烦心!”

凤姐把脸在老人家膝上轻轻蹭了蹭,直起身正色道,“等过几日我搬了家,您可得赶快请媒人上傅家提亲去,早早定下琏表哥的亲事,大家也好各自安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