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地说,《敦煌飞天》并不是张大千先生的作品,只是先生对敦煌壁画的临摹而已。真正对艺术有研究的人,恐怕不会对先生的《敦煌飞天》有多大兴趣的。”
301诊室外响起了敲门声,有人在抱怨。
“王医生这病看得也太慢了!”
“我们这要等到啥时候啊!”
周黙不好意思地说:“实在抱谦,耽误了王医生太多时间了!”真讨厌,刚谈到关节点了,瞎叫个什么呀,你们这些混蛋。
王友帛耸了耸肩作了个无可奈何的动作,“没关系,六年了,早习惯被催了,不催反而不习惯。你是小兰的朋友,便是我的朋友,欢迎再次交谈。”说着礼貌地伸出右手。
周黙也伸出手去,并低头仔细打量了下王友帛的手。
象征性地握了握,周黙便打开门出去了。
一个病人,一侧身便钻进了301诊室,还朝周黙翻了个白眼。
周黙没有反应,只是回味着与王友帛握手的感觉。
握手本来是欧洲人的一种礼仪习惯,但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它现在已经变成了中国精英阶层的一种通用社交礼仪。美国有心理学家曾经研究指出,每一个人握手的方式多少都会有点不同,握手方式与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伸手手型会悄悄泄露他的性格。
周黙曾在一本老侦探写的工作笔记中看到如下信息:
伸手时手指全部张开的人。他们大多是乐天派,性格直率、行动迅速而敏捷。他们厌恶受到别人的约束,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伸手时手指全部并拢的人。他们往往是做事小心翼翼,对细微小事顾虑周全的慎重派。他们较会压抑自己的感情,一般都是充分思考之后才会采取行动。
伸手时只张开拇指的人。他们意志坚强,不容易受人摆布,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但同时,他们也充满了进取心。
伸手时手指全部弯曲的人。他们可能有些意志薄弱,但对人又十分体贴,充满着善意,对被人所托之事总是尽心尽责办好。
伸手时只有小指外伸的人。他们可以说是爱憎分明的人,但有时不太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激动。
而王友帛很明显属于第二种人——伸手时手指全部并拢。这示示出他看似洒脱无意,其实是小心翼翼,他在压抑着自己的真实情感。更为关键的可疑点是手本身的特征。
右手食指第二关节处老茧很厚,握起来甚至有点咯手;大拇指背部根部,有明显的增生组织,高高突起一块来,这是长期大拇指着力的产物。而作为一个外科医生本不应如此才对。
外科手术,属于精微手术,因此医生多用食指与拇指的指尖轻捏手术刀,因此一个长期动手术的医生,食指与拇指第一关节腹部会有明显的老茧,这才是一个外科医生该有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