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大夫人和姚二夫人不用说,也是一脸黯然。
其他人与姚老将军同悲同喜,见姚老将军难过,他们也摆出了一副哭丧脸,现场的气氛陡然沉重了起来。
凤婵音虽然觉得四老爷的话有些不合时宜,但还是应景地叹了两声气。
“大哥、二哥都过继了子嗣,泉下也能心安了。”铺垫了半天,四老爷终于说出了最终目的,“只是我可怜的三哥,至今没有一个继承他香火的孝子贤孙。”
“儿媳妇啊,你或许不知道,当年三嫂改嫁的时候,我是在三哥灵堂前承诺过的,会把朗之的第二个孩儿过继到三哥名下。”
“为了你三伯伯泉下安宁,也为了早日完成我的心愿,以后,你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为姚家多多地开枝散叶,最好三年抱两,五年抱三。”
凤婵音:“……”
若不是她和姚朗之是假夫妻,她此时已经翻脸了。
但既然她和姚朗之是假夫妻,那不管四老爷说什么,她都不用往心里去。
“知道了,儿媳都听父亲、母亲的。”凤婵音依旧恭顺地道。
四老爷很满意她的态度,说了些“凤家教女有方”等的夸赞之语。
四夫人神色顿了顿,最后还是没说什么,她也觉得能娶到凤婵音这样柔顺的儿媳妇,对姚家来说,是一件好事。
姚老将军本来觉得四儿子不该在今日就说出此事,但既然凤婵音不生气、不抗拒,他也就没多管。
姚朗之想着他和凤婵音反正也是作假的,凤婵音不需要真的三年抱两、五年抱三,更不需要真的过继出一个儿子,也就没有开口说话。
凤婵音面上温温柔柔地笑着,心里无限同情姚家未来真正的儿媳妇,顺便埋怨了自己父亲一通,瞧这都给她找的什么婆家?
还说什么千好万好!
他就只知道看表面的光鲜,议亲之前都不知道先打听打听姚家的内部情况的吗?
只这一天,她就看出来了,姚家这个少夫人,谁当谁糟心!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在一点一点地验证她的这个结论。
还是围绕着子嗣之事,姚四老爷折腾出了许多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
因着大房、二房都是嗣子在继承香火,姚家真正的血脉就只剩了四老爷这一房,姚朗之是四房唯一的儿子,也是姚老将军唯一亲孙子,可以想见,姚家上下,对他的子嗣问题是看得非常重的。
凤婵音入门四五个月,肚子没有一点动静,别人先不说,四老爷是急得上蹿下跳。
没有夸张,真的是上蹿下跳。
他先是担忧凤婵音的身体不易受孕,新婚三个月就找了四五批大夫来给她请脉看诊。
听到大夫说凤婵音身体无碍后,他又怀疑是凤婵音所住的清石院风水不好,请了道士、神婆来看风水。
后来又不知信了什么江湖术士的瞎话,让四夫人带着凤婵音拜遍了京城所有的送子庙。
任是凤婵音是个爱出门的人,可被人这么摆布行程,心里也很不舒服。
到最后,四老爷还愈演愈烈,居然派婆子来关心凤婵音和姚朗之的房中之事!
凤婵音不知道,在她没看见的地方,四老爷还给姚朗之找了两个精通房事之人,只是被姚朗之严词拒绝了,所以没领到她面前而已。
但仅就她知道的、亲身经历的那些事,也已经足够让她厌烦了。
凤婵音其实看得出来,四老爷如此关心姚朗之的子嗣,表面上,似乎全是为了姚家着想,为了那过世的三老爷着想。
但真正的原因,还是为了满足他奇怪的虚荣心。
四老爷的这一生,可以用一事无成来形容。
他文不成,武不就,做什么都不成,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平平无奇的纨绔,到老了,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老纨绔。
先前,有三个能干的兄长顶在他前面,姚家人对他没什么太大的期许,就随他闲散度日。
后来姚家三兄弟战死沙场,只剩了他这么一根独苗苗,姚家对他就更是溺爱了,要星星不给月亮,要月亮不给星星,只求他平平安安、长命百岁就好。
这也导致四老爷更加庸碌无为。
他这一生,唯一能拿出来吹嘘的功绩,就是生了个状元郎。
姚家数代驻守边关,姚氏子孙战死沙场的不在少数,姚老将经历了三次丧子之痛,不愿再让后代子孙走武将这条凶险之路。
所以,他想让姚家弃武从文。
幸运的是,也正在这时,年幼的姚朗之逐渐显现出了读书的天赋,姚老将军欣喜异常,认为这是老天对姚家的眷顾。
孙子争气,他对年纪渐大的四儿子,就更没什么要求了。
后来,姚朗之在春闱中一举夺魁,姚老将军把振兴门楣的重任交托给姚朗之之余,也是愈加喜爱生出状元孙子的四老爷。
可以说,姚朗之中榜的那一日,可能不是他本人最风光的时刻,但一定是四老爷最风光的时刻。
四老爷终于有了一种扬眉吐气之感,他终于能在姚氏一族直起腰杆了!
他不是一事无成,他比其他人都更会生儿子!
有了这样一番经历,四老爷一度很热衷于生孩子这件事。
他房里虽然只有三房妾室,但却有十几个通房,外面的露水情人更是数不胜数。
可惜,生出一个状元郎,似乎耗尽了他所有的子嗣缘,在姚朗之之后,他就再无所出。
通房妾室之中,有过怀孕的,但都保不下来,流掉了。
太医说,是四老爷身有弱症,不利于子嗣,能有一个姚朗之,已是意外之喜。
无独有偶,姚朗之也被诊出来有同样的症状,这也是为什么,武妈妈说“有病的是姑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