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八十年代农技干部之土狗 > 第14章 第十四章

第14章 第十四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下午第一节课结束了,是课外活动时间了。

这时,孔耀远跑过来叫他:“耀庸,我们到中院里打乒乓球去。”

“你们先玩吧,等会我再来。”他又埋头继续看书,一看又不知不觉又上课了。

放学了,同学们都背上书包回家了。

他还要留在教室看一会书再走。

放学回到家中,他除了干父母亲和哥哥安排他的活外,就爱看书学习,不大出去和伙伴们玩了。

这样,各门功课考试,经常名列前茅。

他热爱班集体,自尊心和荣誉感很强。除认真搞好值日生工作外,积极参加星期六大扫除,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积极参加腰鼓队活动。虽然每次体育活动比赛是倒数名次,进不了复赛,但他都认真去做,坚持完成,那怕是倒数每一。

他对老师和大人们都很有礼貌。碰上了都要打招呼问候,有时抢着擦黑板、抱作业本和拿教具,上坡帮人推架子车什么的。

他上小学五年级时,十二三岁吧,他第一当上了“三好学生”,第一次受奖时的情景,他至今难忘,好像昨天发生的一样。

一天早晨,当初秋温暖明媚的阳光,洒满了他们的校园。

他们学校西中院里正在召开全校师生大会。二十个班近千人的大会。

班上选他为今年全校的“三好学生”。今天他特别的兴奋,兴奋的有些激动,非常的自豪,自豪的有点陶醉。脑海里几乎有些空白的感觉。

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校长正在宣读“三好学生”名单了。

当校长念到“孔耀春”时,他没有听清楚,这是叫自己吧。他赶紧站起来,全校师生羡慕的目光聚焦到他身上时,他兴奋的不知道怎么走上了主席台,没有一点印象。

站到主席台上“三好学生”的队列里时,仿佛才听校长念了他的名子。

奖品是桔红色的小日记本,打开了扉页里写着“奖给三好学生孔耀庸同学”,右下方落款是学校名,时间年月日,盖学校公章。

如今,已经过去整整三十多年了,几次工作调动,几次搬家,多次的迁移,其它许多的东西他都丢弃了,但这个小小的日记本,他每次都没有舍得扔掉。

每次见到它,就捧起它,轻轻擦去封面和封底的灰尘,像见到自己的孩子一样珍爱。打开来,翻看着里面的一页页,那稚嫩但很认真的字迹,写着的数理化的概念、公式、定理,还有他喜欢的名言、格言和诗词。记忆的闸门情不自禁的打开,好像又回到了往事中。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他小学还没在念完的时候,曾经一度纸张十分紧张。

一个星期天,他拿上家里的废铜烂铁,就是一些陈旧无用的破锅、破犁铧、铜管等,还有家里养的两只老母鸡下的二十几个鸡蛋,再就是头发、猪毛和骨头,来到大队部前的大队门市部后的收购站,称斤论两,卖了十几元钱。

到门市部买袋盐和铅笔、本子。剩下的钱交给家里大人,管起来,攒着。家里买生活日用品,看病买药等用。

营业员是个男同志,三十多岁,中等个头,有点瘦。鼻梁高高的,皮肤特别的白,在男同胞中是少见。穿一身黄军装,但没有领章帽徽,衣服虽不是新的,但很干净,很合体。

他买了东西要走,这营业员看门市部人少,没人注意,叫住他,给他隔着柜台迅速塞给了一些东西,是一厚叠包装商品用的纸,他赶紧接上拿着。

这纸有八开大小,黄色的,上面有暗暗的直纹。又薄又脆的,钉作业本,还将就着可以用。

这营业员是谁?怎么能给他纸?原来,这营业员是他母亲的亲房堂侄儿子,这营业员管叫他母亲“小姑母”,他则叫这营业员“二表哥”。时常到他家坐坐,拉拉家常,吃顿饭。“二表哥”自然知道表弟他学习用纸不够了,就这样偷偷接济他。

有一位本姓远点的亲房同学孔祖舜,比他小一辈。孔祖舜小叔父孔耀良在村卫生所当大夫,和他是同辈,孔耀良给孔祖舜一些看病开药用的处方纸,孔祖舜和他一块做作业,就分给他一些处方纸用。

这几天,他们村上演了场电影,叫《决裂》。他们班上课时,学习《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上的文章,学校组织他们到乡上中学门前操场,听邻近的中槐县上的典型人物,做“反潮流”事迹报告,开展“学习白卷英雄”和“反潮流”活动。

一天上午上课,班主任老师进了教室,站到讲台上,好像不情愿似的说:“学习白卷英雄,反潮流。今天同学们给体罚学生的老师写大字报。”说完,把手里抱的一厚叠粗糙的大白纸,放放到讲桌上,低头就走了。

同学们“叽叽喳喳”的议论了一会。

然后,围到讲桌旁。

每个同学都分了一两张大白纸,回到各自的座位。

班长先拿了笔,蘸上黑墨汁,却在那里发呆,下不了笔。

“王老师脾气很好,从不体罚学生。”这个同学说。

“孔老师我迟到了,他批评了我,可那是我错了,是我不对呀”。那个同学说道。

“张老师有一次打了我两耳光,可我犯错在先,撞了大祸。”一个同学这样说。

同学们七嘴八舌。就是那个老师,他们都不想写大字报。

听说是硬任务,学校要求每个人都得写,别的班都写完了,这下可急坏了他们的同学们。

几个胆子大点的大同学,胡编了几句空洞的话,大字,写了少半张,就贴到教室门前平台沿下的坎墙上了。

同学们都大同小异,开头写些革命形势大好,然后是热情投入“学英雄、反潮流”的活动,老师体罚学生是错误的,要坚决斗争,最后是把活动推向深入之类的意思。

由于学校一再要求,只有个别老师的名子,上了个别大字报。

写大字报的纸,用多少,学校给多少,可学习用的纸,却很缺乏,钉练习本的纸就很难弄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