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两天,他和他哥哥摘了自家大棚地里产的西红柿,精心挑选装了一纸箱,又摘了自家院子里长的小番瓜,精挑细选地装了一纸箱。
他哥哥脱下劳动时穿的沾着泥土的旧衣服,换上出门时穿的干净衣服,他们弟兄两个,穿整齐了,一人提着一箱菜,出了院子,拐出小巷,在院后的大旁边,挡了一辆他哥哥认识的拉砂的大拖拉机,坐着车来到乌铁市,从汽车站下车,两个人经过工人俱乐部,弯到大什字,来到路边一幢家属楼下,路边放下提着的菜箱,他哥哥看着东西,他上数去找朱家宝同学。
朱家宝同学原和他都要在兰原县工作,从小在村上学校里的宣传队演节目,被选拔到县上的剧团里唱戏,乌铁成立市后,他老早就调过来了。他敲门进了楼上一个单元房,开门的正是朱家宝同学,个子不低,大头方脸,虽说话有时出结巴,但穿着比兰原县城工作时洋气多了,比得他有些老土了,到底是到真正的城市里工作了,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吗。两室一厅,房子面积不小,时兴家具家电都有,房子装修得鲜亮气流。
打听到了他那个在乌铁市人事局办公室当主任的尕爷的地址,下楼来,和他哥哥坐了三四站市交车,来到一幢平房的小院,推门进院,见了孔光庭尕爷,一个又高大又和蔼戴着白皮近视眼镜的中年人,穿着朴实,他没有吱声,他哥哥说明了来意,帮忙给兄弟调工作,孔光庭满口答应,说自家人不帮还帮谁。
看来调动还是有希望的,他和他哥哥尕爷长,尕爷短的,请尕爷帮忙,茶没有喝两口,烟没有抽一根,怕打搅尕爷,放下两纸箱菜就出来了。
他与他哥哥在路边分手,他哥哥说上大市场去看一转行情后再回家。
他到汽车站坐车回了兰原县城单位上。继续上班等了一个多月,调动的事没有动静,下乡回来,抽个空去了县人事局,想开个商调函,本来想试探一下,没有想到办公室开介绍信管公章的那个干部,二话没说,拿出来就给他开上了,他拿着县人事局同意调动的商调函,有些意外的惊喜,这时开商调函的人看见了,对他微笑着说道,昨天刚开的会,县上决定现在开始想调走的全部放行,他知道以前县上怕人才外流,卡得特别严,商调函轻意开不出来,要开会研究,一般都要费很大周折的。
他装好商调函,没敢对任何人透露,回单位后,立即请假又坐车跑到乌铁市。摸进在乌铁市南边一幢新成立的乌铁市政府临时办公大楼上,找到了人事局办公的楼层,打听后碰进了孔光庭的办公室里,自我介绍了想调动的情况,递过去商调函,孔光庭将商调函看了一眼回交给他,面无表情的对他说,现在有点困难,需要找好接受单位才行,还说调动的事儿具体由则局长分管,他与孔光庭拉近乎,问下了则局长的家庭地址,孔光庭把他领进一个副局长办公室简单介绍他的情况,一推就回去忙工作了,他认清了则副局长的面相,则副局长对他说,现在市上各部门的人基本配备得差不多了,让他回家去等消息,如有机会会知道他的,他说了些请则局长多多帮忙的感谢话就出了办公室。
怎么办?他在乌铁市的大街上徘徊,回家和他哥哥再作商量,回到家里他把情况一说,他哥哥出主意,再找孔光庭还有则副局长,又摘了两纸箱菜,第二天就上了乌铁市,在他乌铁一小的尕阿舅家里吃过饭,中午一点多,估计人在家已吃过了午饭的时候,就提一纸箱菜先奔孔光庭他那个尕爷家一趟,回到他尕阿舅家再提剩下的一纸箱菜,再摸到一幢家属楼,上楼敲开一户门,一看就是则副局长家,他将一纸箱西红柿一放就走,则副局长再三推辞不要,并扬言你放下我就扔到垃圾道里去,没有办法他莘莘地提着装菜的纸箱出了门,只听身后“砰”一声响门就关上了,他把这箱菜轻轻放到则副局长家的门旁,就飞也似的“噔、噔、噔”一口气跑下楼梯,出了家属楼。
回到单位上班,一等又是一月多,还是没有动静,看来调动的事儿出了大问题了。最近,碰见一个同学说,和他同过桌的老乡王生龙从乌铁市下属一个县林业局,调到了乌铁市农委的林业处。这是个好消息,他抽空请假,直奔乌铁市,在车站不远处,找到与乌铁市政府大楼相隔一条马路的一个旅社院子,大门口帖着一张上写着乌铁市农委的黄纸牌,他进院打听,在平房四合院的西南角找到了王生龙住的办公室。
王生龙还是那个老样子,人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就是穿着比学校时好多了,再也看不到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服了,工作和没有工作时就是不一样,工作前和工作后大变样。
他和王生龙坐着聊起自己调动的事,王生龙出主意让他去找乌铁市农委的关主任,就在这个院子里北面一间房里办公。王生龙领着他去找关主任,“一把手”关主任说,找许主任去办,看来还是有希望的,王生龙又领着他去找许主任,许主任是副主任,虽然他能把下属的同事王生龙同学调上来,但对于他来说,还是有难度的,毕竟不分管单位人事调动,说了不算数,就含糊其词的说,让他先拿来自己写得东西看一看,正好他在省农科院办的《陇原农业科技》前不久发表过一篇论文,记得清楚题目是《兰原县黑瓜籽丰产栽培试验示范的几点经验》。
他赶紧坐车回单位,找到登戴了他论文的那本杂志,第二天老早就赶过来,拉了王生龙同学去找许副主任,许副主任坐在办公桌后,看了他交给的那篇论文,琢磨了一阵,就向他提了个问题,你说种籽瓜一亩地需要多少地膜?他回答5公斤,不对吧,应该最少得10公斤,许副主任说道,他迟疑了一阵,并没有再解释,许副主任让他回去等,他就说了些请许主任帮忙的话就出来了。
后来他终于想通了,其实并不是5公斤对,还是10公斤对的问题,他和那个许副主任说得都对,也都不对,为什么?因为看你用什么地膜,用0.003厚度的超薄膜需要5公斤就够了,如果是用0.006厚度的普通薄膜得需要10公斤才行。
他跑过去又看过好几趟,又多次打电话在老同学王生龙那里听探,始终没有得到他调动的消息。看来这个许副主任不是个书呆子老学究,就是为了给自己撑门面,好为自己下台阶找借口的伪君子,十足的一个政客嘴脸。
调动工作的事,就止于此,彻底“黄”了,全面“泡汤”了。让他心灰意冷,垂头丧气的难受了一段时日。至于那张他没费吹灰之力就开出来的,曾让他高兴了一阵子,小心翼翼怀揣得商调函,就是毫无意义的废纸一张。跑来跑去的车票路费,送得东西,还有车马劳顿耗费的精力和时间,就算打了水漂了,但是连个响声也没有的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