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八十年代农技干部之土狗 > 第126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第126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张海萍姑娘的尕娘,是个瘦高个儿,在时下很时兴,叫身材苗条,长得秀柳,可羡慕死了许多肥女孩,让许多胖姑娘嫉妒的牙齿痒痒。乌黑的头发,也梳了两条短辫。皮肤白净,面容姣好。瓜子脸,尖下巴,显得俏丽。细眉长眼,还是双眼皮,眉毛和眼珠子都很黑。愣愣的高鼻梁,既小巧又挺拔。只有一点比较特别的地方,就是牙齿和嘴,但也不影响大局,仍然是大浪中的浪花一朵。牙齿虽然雪白好看,就是有一颗牙齿向外呲着。嘴也是很小,但是唇有点厚。说话和动作都有些摇头扭捏,带着几分娇娆艳和娆媚。

张海萍姑娘的尕娘招呼他和张海萍姑娘落坐,他把带来的礼物全放到了中堂前的写字台桌子上。张海萍姑娘的尕姑父忙着给他和张海萍姑娘沏上了茶水杯。

张海萍姑娘的尕娘走到中堂前的写字台桌子旁边,翻看他和张海萍姑娘带来的东西,发现了红色的绸子被面,看完了坐在沙发上,微笑着对他和张海萍姑娘问道:“谁叫你们拿被面子的,肯定不是小孔的主意吧?”

“被面子就是我买的,谁也没有说呀。”他有点不好意思的红着脸回答道。

“他尕姑夫和你是老乡吗,就不必了。”张海萍姑娘的尕娘看看张海萍姑娘,又看看他和张海萍姑娘的尕姑父说道。

张海萍姑娘只是红着脸微笑,默不作声看他们几个人。

“我和小张都商量好了,今天是正式请尕娘和尕姑夫你们两个当介绍人,破烦你们到小张家里商量定婚和结婚的事儿。”他高速思索着,很认真的对张海萍姑娘的尕娘和尕姑夫说道。张海萍姑娘的尕娘和尕姑夫爽快的答应了他和张海萍姑娘的请求,说要跟张海萍姑娘的家里大人们商量定婚和结婚的事儿。

从张海萍姑娘的尕姑夫家里回来后,过了两天,他在单位张学民站长那里请了假,回家和家里人商量筹办自己婚事。顺便带着张海萍姑娘去老家转了一趟,张彦萍姑娘对他们家的情况也有所了解,没有什么不同意的意见。家里的人,见了张海萍姑娘,他父亲没有任何意见,他哥嫂都同意这门亲事。

最大的一个问题是他母亲去世还没有过三年,他还戴孝在身,热身是不能结婚的。守孝满三年,烧三年纸换了孝后,亲属才能举办喜庆之事的。

他家乡有这个习俗,这是阴阳先生说得,十里八乡约定俗成,庄邻上的父老乡亲多少年来都按这个规矩办的。俗话说:“随阴阳不遭横世,随婆娘不着瞎气”吗!不然怎么就有村里村外那么多天灾人祸,大灾大难,小灾小难,等等伤心事不如意的事呢!

听哥嫂去年说过了,他们邻居有一家人,大人男主人会开队上的大拖拉机,哥哥曾经两次当过生产队小队长,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但为人却都比较专横霸道,特别是不信阴阳风水那一套。这一家的大儿子更胜一筹,在小学念书时,和孔耀庸同班同学,凭借自己身高马大,是学校一个“小恶霸”,“混世小魔王”,连校长老师们都头痛惹不起的主儿,经常看弱小的孔耀庸不顺眼,轻则骂孔耀庸,重则过去伸手打孔耀庸,欺负得孔耀庸差点都不敢上学去了。

“小恶霸”爷爷前年过世了,“小恶霸”虽然戴得是“红孝”,本地习俗爷爷九十岁以上去世儿女要必戴“白孝”,孙子、重孙以下戴“红孝”,称为“喜丧”。“小恶霸”家自以为是,是横行惯了,还是忘记了,去年“小恶霸”父母没有给家里人提前烧纸换孝,就给“小恶霸”儿子举办盛大婚礼,结婚娶了儿媳妇。新婚不久“小恶霸”就高高兴兴开着自家的大拖拉机,去北山拉羊踩(羊粪)给自家塑料大棚喂粪(施肥),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车速太快,刹车操作不当,装载超重车厢与车头相合,把“小恶霸”挤中间给夹伤不治身亡了。

他父亲和他哥嫂商量了,请他四伯父来家里,说明了他找了对象,岁数也不小了,要抓紧结婚的事,四伯父同意他们家的意思。他们家里蒸了一副盘,也就是十个大馒头,炒了几个小菜作祭典品,买上了一个大花圈和一对金斗银斗的纸货,印了许多黄纸冥币一厚沓。

四伯父领着他到他母亲的坟头,献上馒头盘,祭典些饭菜,烧了纸钱和纸货。他跪在母亲的坟头,四伯父嘴里吩说着道:“他陆妈,耀庸对象找下了,娃要抓紧把媳妇娶进来,你是个明白事理的人,今天就给娃换了孝,娃就能结婚了,你媳妇子也就娶全了。让娃今后勤来给你上坟,多烧些票子就行了。”

四伯父摘去了他头上戴着的白布圆孝帽,肩膀上给他又搭上了二尺红绸布,算是给他换了孝了,他就可以结婚了。

由于他父亲经常有病,不便于参加任何的红白事,一直避着婚丧嫁娶的事儿,他的婚事当然也就不便主持和参与了。

要回单位了,他向父亲和哥嫂征求意见,同意他回到县城后,请介绍人商量着赶紧定婚,他父亲和哥嫂也不上来了,就由他本人全权代表他们家里行礼定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