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八十年代农技干部之土狗 > 第146章 第一百四十六章

第146章 第一百四十六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孔师,你说得很对,杂志报纸上写得都是些成功的结果报道,还有介绍种植的方法和栽培技术内容,就是没有说明其中的道理,你说得这样仔细,终于使我顿开茅塞了,你这样一说,我听了肯定能成功的,今年我一定要种,坚决要种苞谷套大蒜的带田。”刘文春说话时神情严肃而凝重,下定决心要做他们村上“第一个勇于吃螃蟹的人”了。

“苞谷良种村上有县种子公司拉来的,大蒜籽种现在还没有,我们这县上市上都可能没有,种大蒜的地方不多,你怎么解决?”他有些疑虑的问刘文春道。

“孔师你看大蒜用什么籽种好?”刘文春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他道。

“当然是红皮大蒜最好了,比一般的白皮蒜骨朵大,每个蒜辫也大,蒜又吃起来特别的辣,风味特别,品质很好。”他给刘文春介绍道。

“那我就用红皮大蒜。”刘文春接着又请求道:“孔师,劳驾你抽空给我规划设计个地膜苞谷套种大蒜的方案。”

“没问题的,我给你好好设计个地膜苞谷套种大蒜的栽培技术规程,过几天来取。”他笑着满口答应了刘文春的请求。

过了两天,他带着设计好的地膜苞谷套种大蒜的示意图和栽培技术方案,去刘文春家里找刘文春,刘文春的父母说儿子是到邻省的民乐县去了。

“叔叔大嫁,这里到民乐有好几百里的路里,他到那里干什么去了?”他不解地问刘文春的父母道。

“娃们犟的很,我说找些本地的白皮蒜种上就行了,可他就是不听,一个人走了。”刘文春的父亲没有头没脑有些不满的说道。

“听他说是去找大蒜籽种,背民乐的红皮大蒜去了。这么远的路,又没有个熟人亲戚,也从来没有去个那个地方。”刘文春的母亲很关切的回答道,他知道民乐的红皮大蒜确实很有名。

又过了三四天,上午时分,刘文春兴冲冲的推门撞进村委会大办公室,他住的地方。

“孔师,大蒜的籽种解决了,我到民乐背了一趟红皮大蒜。昨天晚上刚回来。”刘文春边找坐的地方,边对他笑哈哈的说道,好像中了大奖一样的兴奋和激动,白里透红的脸,真是与众不同呢。

“你给我安排的任务我也完成了,地膜苞谷套种大蒜的示意图我给你画好了,栽培技术规程也给你写好了,你看一下怎么样。”他边开着玩笑,边从黑提包里找出几页写着字画着图的稿纸来,交给了刘文春。

“实在不好意思,对不起,孔师我确实是自己做不出来,没有那个能力和水平,只能破烦你帮忙了。地膜苞谷套种大蒜如果一炮打响了,收入虽然全归我自己,功劳全不都是你的吗。”刘文春接过他递过去的稿纸笑着,脸色更加红透了。

“我昨天到你家里去找你,给你我设计好的地膜苞谷套种大蒜试验方案,听你父母说,才知道你出远门了,去民乐背红皮大蒜去了,走之前也不给我透露一点消息,雷厉风行好快呀,还真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呢。”他半开玩半埋怨的微笑着对刘文春说道。

“我是临时决定要去民乐背红皮大蒜的,没有来得及给你请示,是我的不是,但我一想,不告诉你还好些,别让领导为我操心不是更好吗。”刘文春很机智的笑着回敬着他的埋怨和玩笑。

“这趟你也够心苦的了,出门在外是要受罪的,吃不惯,住不好不说,还要跑路,操心,费劲。”他特别理解和关心刘文春的执着与真诚。

“到我家去看看,民乐的红皮大蒜就是好。”刘文春有点卖关子的口吻,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看辛辛苦苦背来的民乐红皮大蒜。

他来到刘文春家,看完了刘文春背来的民乐红皮大蒜,张口借了刘文春“三言”小说书,刘文春没有推托,很慎重的将全本一套的三本书交给了他,并咛嘱他保管好,别弄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