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诉衷情·满城风雨护夷洲 > 第23章 第二十二章

第23章 第二十二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闻毅多走到空地的中心,对李夷洲道:“我的刀剑双绝有五十招,现在你先学剑法,后学刀法,你看好啦!”闻毅多说完就在枫林之中给李夷洲演示剑法。

李夷洲用心的记着,甚至还会不由自主地用手笔划。

但是奇怪的是,闻毅多明明说有五十招,可只演示到第四十七招就收式。

“伯伯,你不是说你的刀剑双绝有五十招吗?怎么只演示了四十七招?”李夷洲不解得问。

“后面三招是在这四十七招的基础上创出来的,他之所以保留这三招,是希望你也能根据这四十七招创出三招。”闻育恒道。

“要你多嘴!”闻毅多先斥责了闻育恒一声,然后对李夷洲道:“他说得对,这就是我的想法,你现在不要想着去创招式,先把这四十七招融会贯通。只有把这四十七招融会贯通了,才有创出新招式的可能。”

“我明白了。”李夷洲开始练习……

一行人一直练到了天色将晚。

闻毅多道:“现在天黑了,哦们回去吧!”

李夷洲摇了摇头,说:“我还想再练一会儿。”

“你已经很了不起了,仅仅一天的功夫就已经记牢了刀剑双绝的所有招式。”闻毅多道。

“是啊!咱们快回去吧!这练习招式并不苦,等到你学会了他的所有招式,他教你练习内力,那才是苦呢!”闻育恒道。

闻毅多白了闻育恒一眼,对李夷洲说:“你别听他胡说,这练习内力就是打基础啊!打牢了基础,武功才能炉火纯青……”

“我明白,”李夷洲道:“为了学好闻伯伯的刀剑双绝,多大的苦我都愿意吃!”

闻毅多笑着点了点头。

“所以你们先回去吧,我还想再练一会儿。”李夷洲说完就舞了起来。

“爹,那我先回去了,我还有件事要问我娘。”闻育恒来到闻毅多身边,对闻毅多道。

闻毅多点了点头。

闻育恒看了一眼正在舞剑的李夷洲,走上了回去的路。

闻育恒回到家,高孝珍就笑着迎上来,道:“怎么样,李夷洲的剑舞好看吗?”

“好看,爹说她有学刀剑双绝的天赋。”闻育恒道。

高孝珍点了点头,看着闻育恒手上的《洗冤集录》,“你还要继续学验尸吗?”其实这才是高孝珍最关心的问题,她想知道李夷洲有没有把自己的儿子拉回文学道路。

闻育恒便把白天发生的事与高孝珍讲了,问:“娘,我知道李叔叔和姐姐让我专注于学文学是为我好,专注于做一件事,排除内心的杂念,那件事就能做到炉火纯青。但是人的这一生真的只能在一项事业上取得硕果吗?有没有可以在两项事业上同时开花的?”

高孝珍听着这番话,陷入了短暂的犹豫。她怕自己回答得不好,又把闻育恒引回了验尸。她心想:“无论如何我都不能把儿子引回验尸。”便笑道:“有啊!唐宋八大家里,有几个就不只是文学家,有的在其他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就比如欧阳修不只是文学家,也是金石学的开拓者;王安石不只是文学家,也是经济学家;苏轼不只是文学家,也是美食家……这几个人就做到了在两项事业上同时开花。”

闻育恒点了点头,来了兴趣,随即问:“那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他们都掌握了文学的本质,都有各自的文章写作之道。欧阳修的‘文与道俱’、王安石的‘文有补于世’、苏轼的‘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都是他们对文章写作之道的领悟。正是因为他们把握住了道,所以他们把握住了文章写作的根本。有了这个领悟,既使他们去学别的领域,也能在该领域硕果累累。儿啊,你有自己的文章写作之道吗?如果有,娘支持你去学验尸;如果没有,你还就应该继续去学文学。一切等到领悟了文章写作之道再说。”

闻育恒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笑道:“谢谢娘的指教,我明白了,明天我就把《洗冤集录》还给包大娘。”闻育恒的心里涌起一阵感激,既是对母亲的感激,也是对李夷洲和李民朴的感激。

高孝珍笑着点了点头,心中松了口气,心里暗喜道:“总算把儿子拉回来了,这功夫没有白费。”她回想了一下闻育恒走上验尸之路的历程,心道:“为了防止他再想走文学以外其他的路,我得和李夷洲谈谈。”

高孝珍先去厨房做晚餐,闻育恒主动来帮忙。等到二人做好晚餐,将晚餐端上桌以后,高孝珍就对闻育恒道:“你先去书房看一会儿书吧,等到你爹和李夷洲回来了,我们就一起吃饭。”

闻育恒点了点头,去了书房看书。此刻他看的书不再是《洗冤集录》,而是《诗经》。他觉得《诗经》是中国文学的开端,要领悟文学创作之道,就得从开端学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