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船可以让我们三个轮流划一下试试吗?”齐心解释道,“理论上知道得差不多了,想实操一下。”
于是,三人都在实操中真正掌握了如何划桨前进、如何转向等基本操作。
一行人就这样在学习中抵达了转移安置地点。
这是一所村小,原本建在一座矮山山顶,如今也被淹得离水面就二三十米了。想抵达目的地,还得再爬一段山路。
几人下了船,给皮划艇放气带上后,就开始爬山。一路上山路泥泞湿滑,鞋子一不注意还会陷进泥地。齐心她们应付这样的路就耗尽力气,物资只好全靠村民帮忙搬运。几人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上山,村里三人动作娴熟,更衬得这一路都摔过大马趴的三人笨拙。
好在都安全抵达了A村村小。这里有平坦的水泥小操场和三层楼高的教学楼以及一排平房样式的师生宿舍和厨房。如今还是暑假,不过本该没有人的宿舍已经密密麻麻住进了村民。
村小原就是A村应急的转移安置地点,因此救灾物资等储备较多,皮划艇就是其中之一。
三人各分得了一套迷彩衣裤和一件质量颇好的雨披,吃过感冒药后,先把身上湿了且还因摔跤变得脏兮兮的衣服换下来洗了,又去村小的厨房烤火烘干。厨房就挨着宿舍,还是传统的灶火,于是就坐在旁边一边烤衣服鞋子一边跟烧火做饭的大姐聊天。
“大姐,这里安置的都是A村人吗?”齐心把手中T恤绷平整,举在灶口附近,随意问道。
见问话的是个娃娃脸妹子,大姐毫无防备地将村里基本情况念叨了一遍,“可不是,村小这儿都是我们村的。家家户户多少沾亲带故,可以说都是一家人。我姓李,李可是我们村第一大姓。”
“带我们来的村干部和妹子也姓李呢。”齐心接话。
“那是我三叔公和远房侄女儿。说来也是可怜,李二娃、刘桂芳家就剩这么个独苗苗了。”李大姐感叹,“之前我们村从没有过这样的暴雨和山洪,大家其实都没太当回事,总觉得以前没有这次也是虚惊一场,有的背后还怪村干部多事呢,谁能想到……这种事,真是不能抱侥幸心理啊!”
“这雨不知道要下到啥时候,但大家互相帮衬着,日子总能过下去。”严冰也加入聊天,她柔和的气质让嘴里安慰的话很有说服力。
李大姐是个乐天派,闻言瞬间精神起来,“谁说不是!而且我们村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多,都是有主意、有本事的好孩子,带着我们老一辈儿致富呢!可惜种的橘子今年怕是没收成了,不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一上午,齐心和严冰跟大姐聊天混熟了,斯暮雨只偶尔插话,其余时候都专注烤衣服鞋子。
午餐时间,三人跟着吃了顿简单可口的热乎饭,顿觉熨帖,身上淋雨的寒意也彻底被驱除。
村民大多住在有床的宿舍,教学楼这边只有二楼住了十来户带小孩子的家庭,把课桌拼一起再铺上被子也能睡得不错。
齐心她们在剩下的空房间里选了一间三楼教室,打算住一晚,明早再走。
住二楼的一个三十岁左右女子带她们去储备应急救援物资的地方领被子铺“床”,她皮肤晒得有点发黑发红,笑容阳光又充满活力。
一交流才知道原来她就是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之一,叫李雪,之前在顶尖高校就读农业方面专业,学成归来带领乡亲们培育优质果树致富。转移到此处安置点后就被委托协助管理大件应急物资。
三人领了被子,顺便也把之前李大爷说可以给她们用的小型皮划艇及配件领了。
注意到她们脚上鞋子的窘迫,李雪还带着去小件应急物资管理处领了三双合脚的防滑水靴。
齐心:终于可以摆脱这双洞洞鞋了!
一下午,三人都在所住教室里给手机和充电宝充电,下载多条回城路径及附近地图并一边用教室里找到的纸笔记录地图,一边用脑子尽量多记住。
齐心还下楼加上李雪绿豆豆号,电子版和纸质版地图各给了一份,提醒她注意雨势,城里基础设施还是更完善,最好带动村里早做打算。
睡了一觉,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跟众人道过谢,又拜托村民帮忙搬运了一回矿泉水等重物,三人带着物资坐上皮划艇划桨出发,也继续踏上她们的回家路。
斯暮雨已经计划好路径了,回去路上会经过一个县城,她们可以去那里碰碰运气补充需要的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