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在充实的学习生活里一天天过去。
学校里已经通电了,于是在上午、下午的课程之外,教室在晚上也被利用起来,留给学生们自习交流。
水管燃气管原本地下的主体还没损坏,就是长年未使用需要维修复通,接上新的运输管道输送到如今新的建筑。第一大学这两天正在安装水管,师生们很快就能用上自来水。天然气倒是还得再等等,食堂只能继续用土灶烧火做饭。
学校外各处的重建复兴工作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很是热闹。
基地间正在合并,离得近的都听从国家指挥合并为新的城市,规划尽量考虑了灾变前城市的原有格局。所以如今都不说基地了,大家谈论起来都开始说自己是某城人。
并不是真正在此地长大的齐心倒没什么感觉,入校后也未曾再回去,但听四班的林希、锦华说起时就见她们满脸自豪,闲谈间还经常带来很多城市建设发展的新鲜消息。
A国在红雾纪年中后期的货币是以基地为单位流通的,现在全国又畅行无阻了,国家印发了新纪元货币,人们可以凭之前的地域性货币去各地银行临时点位换取新货币。齐心也把原本灾变期间劳动所攒的旧货币都拿去换了。比起之前不易损坏、防水的金属货币,新货币不用考虑那么多了,选择了更轻便易携的纸币形式,上面印有英雌英雄的头像和典型事迹元素。
通讯设施正在努力恢复,听说已在开始架设2G基站,基站建好应该就会有配套的移动端通讯工具出售,哪怕是老式手机。短时间内要联系其他地方的人,只能发送电报和寄信。
车辆还在生产中,如今各地间的公共交通只有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的班车,上下午各发一班,中途遇人可以上客。
齐心偶尔出校买东西,也能看到周围的日新月异,一切明明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她愈加疑惑:哪里有灾变给她试炼通关?
又到了上历史课的时候。它不似现实世界绿星总从人类起源讲起,第一大学课堂上的历史课是先讲红雾纪元时期。这一个月来,齐心已经从课本上更详细地了解到红雾的诞生、丧尸灾变史,知道了丧尸从何而来、如何发展到后续规模。
上了一个月理论课,如今这节是实践课,参观遗迹。
授课的吕老师直接带领大家走到学校侧门,侧门外有一座荒弃的堡垒。堡垒墙壁上还用不知名红色颜料写有标语:
“小心丧尸!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类!”
“万众一心抵御人类共同的敌人——丧尸!!!”
写标语时颜料调得过稀,每个字下方都往下流淌出多余颜料,像是红色血液。有一种渗人的警醒作用。
“同学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遗址,是红雾七年时修建的。”
“当时,一位伟大的英雌,运用独创的庄式战术保护了堡垒里的同胞们。这一战术又流传到当时的各基地,让很多基地在那个尤其困难的时期保住了人类的有生力量。”
“我们要记住她的名字——庄嘉先。”
大家在历史书第38页应该都见过这位庄嘉先女士的照片。那是灾变时期难得保留下来的她的照片。拍摄照片的是一名记者,她在灾变时期也相机不离身,保留下很多宝贵的史学资料。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能看到这位邢简记者拍的照片。
同学们更熟悉的应该是50元面值新纪元币上的头像,都是选用的同一组照片,不过新纪元币上印的是那场战斗胜利时的笑颜。100元面值的新币上则是彭易明女士手拿研究仪器研究阻断疫苗的照片。
……
“咚——”齐心放下手里的水杯,手背抹了抹嘴边水渍,又拿过床架栏杆上挂着的毛巾胡乱擦了擦额头滴落的汗水。
转头忍不住又念叨:“要看书点个灯啊。这么看伤眼。”
方圆在宿舍小阳台上借着熹微的晨光看书,红色雾气中,书有些微微潮湿,边缘轻微卷边。
“好啦,我不看了。”麻利地把书塞进书包,“犯罪分子”眨巴眨巴眼,假装无事发生,请求“警官”从宽处理。
“每次你都看完了才说不看了!”
已经一起生活了快一年,深谙怎么“对付”好友,方圆迅速转移话题:“你晨跑回来啦?哎呀,我给你擦,看你把头发擦得乱七八糟。”
边说边抢过毛巾,仔细擦起来,还顺手把濡湿贴在额头的发丝给捋到耳后。
齐心无奈,每次都用这招,偏偏自己老是被顺毛捋。这次也只好继续睁只眼闭只眼。
“圆圆,你想好选什么专业了吗?”任她扒拉自己头发,索性问她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