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司已媚忽然喊了简雪艳一声,“门口那棵腊梅是何时开花的?”
这话问地简雪艳云里雾里,“不过是一颗腊梅,这哪能记起。”
司已媚像是忽然怅然若失,不知是说给谁听,自顾自地念叨着,“是啊,不过是一颗腊梅,谁又会花心思去记呢!”
“你在同我说话吗?”司已媚地目光没离开过那棵腊梅,简雪艳都有点分不清她在同谁讲了。
被问的人却答非所问,“元日将至,皇后的衣裳怠慢不得了,就不陪姐姐了。”随后收回眼神,起身回了后院。
“注意身子。”
“好。”司已媚走远,简雪艳又朝她方才看过的方向看过去,确是仅有一颗腊梅,“一颗腊梅,何故如此出神。”又看了看司已媚离开的方向,她发现,自从二皇子一事过后,是越来越看不懂自己这妹妹了。
“或许是错觉吧。”简雪艳自我安慰到。
右丞相府中。
“这几日府中可还安定?”右丞相贾巨与陶真用完晚膳回房间休息,路上贾巨想起,年底事务繁忙,家中大小事务都由陶真打理,这下有空了,不免开口询问一番。
约莫一会,身旁人才像忽然反应过来似的开口,“都挺好的,老夫人身体也恢复得挺不错的。”
“方才吃饭时,便见你心不在焉,可是发生什么了?”
“可能是妾身打理家事有些累了吧。”
贾巨揽着陶真的肩,扶着她的手,在床榻边坐了下来,“年底朝堂上事务繁忙,等到过了元日了便会好些,这些日子委屈夫人了。”
“相爷这是说的什么话,你我是夫妻,照料家事本就是妾身的本分所在,何来委屈。”
“这不是怕你身子上受不住嘛。”贾巨一边说着,一边揽着她,陶真顺从着靠在贾巨的肩膀上,“能有相爷如此关心,妾身一点儿也不委屈。”
若是换做以前,此时的陶真定是一脸幸福的依靠在贾巨的身上,可现在的她却是一脸愁容,每每想起昨日里薛怜的话,她心里就犯怯意。贾巨不喜在家讨论宫里的事情,陶真便不敢提,这事就只能压在她的心里。
眼看元日将至,为了尽快赶出薛怜的衣服,她几乎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绕是这样,才勉强在元日的前两日制完了衣裳。
“衣裳是制好了,只是这皇后怎么到现在都没有动静呢?”简雪艳看了看司已媚制好的衣裳,比做她自己的衣裳还要认真几分。
司已媚也正在思考这个问题,按理说早该给她传入宫的口信了,“再等等吧,或许是元日将至,忙着后宫的事呢。”
正愁自己会不会有命进去,没命出来呢,她才不会上赶着去送命。
虽然这些个宫里人都是不好惹的,但是好在水梁法律严明,只要不入宫她就没有生命危险。
“对了,江城国人要的那批货准备多少了?”
“还在赶制,待雪融时或可上路。”这批货对司已媚来说甚至是要重于她的生命,必须要保证顺利送至江城,“我在城东与城中交接处相中了一件铺子,待这批货的钱全数到手,我便去将那铺子租下来。”
“可是那条繁华的商业街道?”虽是都城,各条街道却也是不同的,就韵律轩而言,能够这么受欢迎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它刚好处于主干道,可以说是整个都城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加上离皇宫又近,达官贵人多,更是热闹。
“正是。”
简雪艳轻笑,“为何不买下来?”
“我只是看中地段,又不是看中了铺子,铺子太旧,只适合租,不适合久待。”能在繁华街找个小铺子谈何容易,就那么一间破旧的房子,她一年挣的钱,勉强只够租一年。
“你啊,我就知道。”简雪艳带着些宠溺地笑,就知道她的目的不简单。
“这叫商业头脑”,司已媚说着,还冲简雪艳指了指自己的脑子,带着几分炫耀,“酒香不怕巷子深,等我在那条商业街打开了市场,稳定下来了,哪怕是跑到人烟稀少的街道,也不怕无人问津。”
衣服这种长年必需品,重要的便是投其所好,让人产生依赖,到时候,自然有人上门请她制衣。
简雪艳见她说的头头是道,倒也不想辩驳,“只希望你这商业头脑不被埋没了才好。”
当今圣上梁沧吸取先皇的教训,施行抑商政策,现如今混的风生水起的商业大贾都是在先皇执政时便富起来的,梁沧执政时期,几乎所有重要的商业都被垄断了,有些散尽家财不说,更甚者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更何况司已媚一介女子,想靠刺绣制衣闯出一条路,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