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商贸一事将要交到太子梁稷手中一事,很快便传遍了朝堂,显然是梁沧有意为之,于是大家开始纷纷猜测,梁沧准备着手培养太子梁沧。
“母后,现如今,朝中上下都在传,父皇要将商贸一事交给太子,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曲幼菱坐在榻上,悠闲地喝着茶水,不甚在意地看着自家儿子焦急的模样,“你急什么,这事本是交给你和陈王的,如今陈王不在都城,再怎么说,也不可能把你排除在外。”
“所以母后的意思是,父皇会让儿臣和太子共同处理此事?”梁颂安走到曲幼菱面前,像是在等待一个肯定的回答。
而然曲幼菱却只是说说摇摇头,“未必,这就要看你如何争取了。”
“争取?母后不是说,不能把儿臣排除在外嘛,为何还要争取?”
“本宫如此聪慧,是如何生出你这么蠢笨的脑子?”说着,曲幼菱又不争气地敲了敲梁颂安的脑袋,“你父皇故意将此事暴露出来,让朝中上下都在传,自然是在等人主动请缨。”
梁颂安摸了摸被敲打的地方,略带委屈的说道:“母后一面说父皇不会把儿臣排除在外,一面又说要争取,儿臣实在不知母后是何意。”
曲幼菱似乎是不想多说,只是告诉他该如何去做,“若是你父皇提到这件事,你就主动站出来,说这件事本就是交给你和陈王的,先下陈王不在都城,你自然是要担起责任的。”
“儿臣明白了。”梁颂安说完话依旧停留在原地,似乎是有话要说,“想问什么便就直接问。”
“儿臣怕母后生气。”
“那便闭嘴。”曲幼菱心里多少能猜出来一点他想问什么,于是直截了当地让他不要问,因为她不想回答。
其实梁颂安心里不理解的事情太多了,比如曲幼菱是和姜玟平起平坐的妃子,同样是生了儿子,为何梁沧对二人的态度截然不同。
宫里人都说皇后娘娘薛怜不受宠,为何梁沧却对薛怜私底下做的事情视若无睹,比如梁润的死,显然是被扣在了太子一党头上,梁沧非但没有怪罪质问,反而在这事情过去大半年后要对太子梁稷委以重任。
最大的疑点在梁未陈身上,为何母后总是处处针对梁未陈。
太多让梁颂安感到疑惑的事情,但是此时他却只能躬身作揖,向曲幼菱道别:“那儿臣就先告退了。”
“嗯。”
方才梁颂安的话惹得曲幼菱想到以前的事情,那时的她几乎是前脚刚嫁给梁沧做妾,谁知后脚梁沧就将姜玟给娶了回来了,后来听府上的下人说,姜玟与梁沧去世不久的妻子神似,尤其是动作和神态。本想将她立为正妃,奈何她家世不够,只能娶为侧妃。于是亡故妻子留下的孩子便一直由奶娘照顾,直到第二年,先皇欲与江城国联姻,便想到了身为王爷的梁沧尚未有正妃。
来自江城的薛怜嫁给了梁沧,有了正妃,梁沧便将已故妻子留下的孩子归到薛怜名下。刚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嫁入他国,就成了丈夫和他已故妻子孩子的娘。
那段日子,薛怜几乎是以泪洗面,后面也怀过,但是终究是因为她过于伤心焦虑而胎死腹中,从那次之后,她便再难怀上,找了多少大夫,吃了多少药也于事无补,梁沧轻飘飘的一句“怀不上便就怀不上吧,能将稷儿抚养成人便好”让薛怜心如死灰。
那日深夜,就如同她将要离开故国的前一夜,一切都如往常,唯有她,留在这伤心的他国,暗地里使坏的侧妃,瞧不起她的下人,嗷嗷待哺的继子和与她形同陌路的丈夫。
她就像织女用心织好的一匹布,到了需要用她的时候便卖给了裁缝铺子,本以为裁缝会用心将她制成一件完美的衣裳,可是裁缝铺里最不缺的便是布匹,她只是被用来裁剪缝合,弥补其他布匹的缺憾罢了。
可是被用心织好的布匹,怎可能甘愿为她人做嫁衣。
这些年她表面上做好贤妻良母的角色,处处细微谨慎,实际在背后做了很多。
所谓三个女人一台戏,表面上皇后是最不受宠的,实则是曲幼菱,她知道皇后薛怜手上有梁沧的把柄,究竟是什么,她却不得而知。
至于姜玟,不过是靠着自己与楚云几分相似,现如今又没了儿子,自然是蹦跶不得。
给梁沧写的信未果,梁未陈知道,多半是被梁沧压下去了。但是近段时间以来,周边的小县城都没有什么异样,想来应该是梁沧出面警告那人了。
“所以,这些财物多半是被运往了江城?”
“根据派过去探查的人回复,是这样的。”
深夜里的军营格外安静,大多营帐已经熄灯,唯有梁未陈的营帐尚未熄灯。白日里孙雍不好直接过来,几乎都是夜里过来,给梁未陈回复。
听完孙雍的话,梁未陈久久未言,“公子,我们要不要再派些人过去跟着?”
“这件事轮不到我们操心,自然有人去处理”,梁未陈抬眼,“流放的大臣找到了吗?”
“还在查找当中,不过已经打探到一些风声了,听说有一个逃到了明国。”
“明国?”梁未陈思索一会,想起来些事情,“想来当初溪宁被灭,跟明国也脱不了干系,多派些人去找吧。”
“属下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