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见小郡王了吗?孟将军让他也过去呢。”
萧海晏指指他们方才离开的方向:“你去孟将军家里看看,应该在那儿。”
那小兵闻言“嘿嘿嘿”的笑:“小郡王这是恨不得住进孟府啊,我这就去。”
孟林正在推演沙盘,见萧海晏进来道:“少将军来了。”军中为了区分萧海晏和定国公萧奕,一直称萧海晏为萧少将军。
萧海晏走到沙盘另一侧,问:“孟将军这是?”
“不急,等小郡王来了再说。”
没多久,元睿就匆匆赶来,身后还跟着孟屏嘉:“劳孟将军久侯了,您今日这是——”他仔细打量了一番沙盘,孟林笑而不语,任他们自己猜。
“戎狄人料到有援军来必朝南城门方向,所以重兵守在南城门外,西城门和北城门也各有两成军队,只有东城门人最少。”
萧海晏接着道:“您是想从东城门突围?”
孟林摇摇头,问元睿:“小郡王怎么看?”
“东部是蒙阳山,山势险峻极难翻越,也正因如此戎狄人才会放松对东城门的警戒,若是突围东城门虽压力最小,可要翻过蒙阳山也不是易事,若是能翻过去从后方绕道,穿林海而过,就能直达北戎人的大本营。”
“围魏救赵?倒是个好法子,只是且不说那林海复杂,只有常年往来的戎狄人清楚路线,光蒙阳山就是个大问题,山上不能行马,光按脚程算得走个十几日,戎狄等不了那么久,他们已经急了,近日应当就会发起猛攻。”
孟林:“飞翅营是骑兵,武器装备都十分精良,可到达嘉浮关至少也要五天,可不出三天,敌军一定会强攻,城中满打满算也只有七万人,我们没有胜算。”
几人脸色凝重,他们之前能守住,是敌人援军未至,一旦大军到了嘉浮关外,必然会立刻进攻。
“除非能有别的路通过蒙阳山,孟将军,您对此处最为熟悉,可知道别的什么路吗?”
“这就是我今天叫你们来的原因,我翻阅了相关典籍,有一本游记上提到有人曾找到一条小路可以不用上山,只穿蒙阳山而过,三天就能到林海边缘,只是这真假说不一定,书中也只有寥寥几句,未提到那小路的具体位置。”
“我立刻带人去找。”
元睿按住他:“不,你留下,你才是此次战役的主将,你要是走了城中只怕会人心动荡,林将军也不能走,我去。”
萧海晏紧盯着元睿,心知他说得有理,却不肯松口。
那所谓捷径是真是假还未可知,就算是真,突破东城门的包围本就危险重重,在蒙阳山和林海中更是一不小心就会迷失方向,就算都成功了,谁也不知道北戎王庭究竟有多少人马留守,此去可是九死一生。
二人僵持不下,谁也不肯让步。
“我同你去。”
一道清朗的女子声响起,正是在一旁听了半晌的孟屏嘉。
元睿沉着脸不看她:“胡闹,你就留在城中帮孟将军守城就是。”
“我不是在和你玩笑,那小径我虽不知具体在何处,但是我从前翻过几次蒙阳山,也跟着商队穿过林海,到达北戎,至少可以保证我们在其中不会迷失方向,能以最快速度找到北戎王庭。”
孟林怒道:“你什么时候还瞒着我悄悄跑去过北戎?”
孟屏嘉一哆嗦:忘了这茬。
“爹,这不重要,你看,幸亏有我,那些商人现在可不敢去,我敢说整个嘉浮关内只有我最合适带路。”
元睿想了想,当真点头道:“那就由我和屏嘉带人去,孟将军和萧海晏守城。”
见萧海晏还想说些什么,元睿抬手示意他打住:“我知道你担心我,可守城也同样危险,此法不一定能成,你们要顶住敌人好几日,萧少将军,嘉浮关就拜托你了,可一定要守住。”打定了主意他倒是仿佛轻松不少,甚至还笑了笑,对萧海晏道:“我阿姐可是为了我们在盛京尽力斡旋呢,你可不能让她失望,此战若胜,我一定替你向阿姐说说好话。”
萧海晏也不是拖拖拉拉的性子,见他态度坚决便道:“你放心,我萧海晏只要活着,就不会让戎狄踏进嘉浮关一步。你也要保重,不把你带回去我可没脸见你姐姐。”
孟林也对孟屏嘉道:“为父拦不住你,让你哥哥也和你们一起去,一切小心,尽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