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这小群,隔壁学生自建的班级群也在感慨相关话题。
想当年他也是会和同学这样调侃过,很难想一语成谶。
-祝微林:感觉今天大家都很反常[捂脸]没事的哈,一定要以平常心,都会有好结果的,往前看是大学,不用担心再重来一遍,不要复读
-祝微林:不要走哥的老路
发完感觉自己也太语重心长了,还没来得及感慨自己的中二,已经有人回复。
-楚凌:知道啦学长
然后是接二连三。
-孔润:知道啦学长
-班长卓悦:知道啦学长
-杨铭泽:知道啦学长
-语文课代表尤锦晴:知道啦学长
-谈笑:知道啦学长
“我去……”
正好楚凌洗完澡推门而入,手里还翻着手机。
“好真心啊学长。”楚凌走到床边坐下。
“我忘了群里还有这么多人……”祝微林抱头不敢面对,刚开聊着聊着意识就回到了只有几个人的时候,完全疏忽人员早就变动。
不然他才不这样跟长者似的一番安慰。
楚凌哭笑不得:“大家都很喜欢你呢。”
“哎,”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祝微林妥协,“不过这次考试真的把大家都弄得好反常,就连你也是,之前也没见你的焦虑这么明显。”
就像现在,楚凌在床上还在看着文综知识点。
“我一直都很焦虑啊,只是没显露在表面,”他翻了页,“可能这是最接近高考的模拟吧,想试着拾起点希望,结果连没粘牢固的都被打碎了。”
他说这话都没有了玩笑的语气,眉头也是一直没舒展。
祝微林侧头看他,楚凌也没注意到,从上往下阅览知识点。
“那我给你讲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也不怕你笑话,你要听吗?”
“什么啊?”楚凌支腿,把书靠着立。
祝微林笑了笑,开口道:“是我昨晚做的一个梦。”
“梦里我是名大学生在上课,上着上着梦醒了,发现我居然在复读的教室,写作业给自己写睡着了。然后我就继续做那张卷,再后来梦又醒了,场景是在这房间里,但我还是个大学生,我开始庆幸幸好复读是场梦,幸好醒了过来……”
“但是后来闹钟响了,是现实里的闹钟,我彻底从梦中梦里醒过来,发现我真的还在上高中。”
他自嘲地笑:“就这样,很离谱的循环,我甚至在梦里很清楚地看到那张卷子的每个字,但梦里也困得睁不开眼,那试卷好像还挺难,幸好这个现实里没有。”
“怎么样,好笑吗?”他看向身边人。
可楚凌只是配合地苦笑,嘴角落下就勾不起来,说:“你压力太大了。”
祝微林无话反驳,被来当笑话讲,却换来给他的安慰。
他不是第一次做这样梦,每次醒来也算是习以为常。
……
第二天的继续考试。
大多人已经在自己考场,有的已经落座,有的还在走廊多看一眼课本,楚凌将书装进书包也打算进班。
“楚凌。”
他闻声看去,来人还喘着气,他记得祝微林考场在另一栋楼的最里头,在这时间穿过走廊人流到他这里可能得不少精力。
只见祝微林伸出一只手。
“虽然不敢保证结果如何,但我希望能给你个心理安慰——我们还没握手。”
楚凌居然愣了会儿,也忘记早上室外的热。
祝微林见他没反应,抿了抿嘴唇,说:“怎么?不相信我?”
“没、不是。”他去握祝微林的手,“我没想到你特意来找我。”
握手时却能感受到一个冰凉一个滚烫,祝微林手指微微用力,在告诉他别害怕。
“英语就不用我给你打鸡血了吧。”出发去赴最后一场,收拾文具时祝微林对他说。
“不行,英语也要,我也可以把我的好运传递给你。”
于是出八班前,又一“隆重”仪式。
……
“碰个杯吧。”卓悦提议。
“好啊。”
考完所有试的如负释重,提早搬弄好教室的书本桌椅,既然同班同学,男女生相互帮助是常有的事,聊着天的两人已经一同买了汽水返程,在走廊面向绚烂余晖。
黄昏时分的热度削减了许多,偶尔还有风。黄昏时分,西边整个天都是一片橙红。手中的橘子汽水在夕照下闪着微光,轻轻碰杯,塑料瓶虽然没有清脆声响,却也在一方心里响亮,成为青春末尾诗里难忘的注脚。
杨铭泽想找话题,可好像什么都没有,唯一的“考试怎么样”肯定会败坏风景。他也惊讶这次放书居然和卓悦紧挨,出于好心帮她收拾了一番。
他试图偷看一眼,正好卓悦转身:“该回班了。”
“哦。”少年茫然,也跟着后面走。
附中的教学楼不缺这样的走廊,有人还停在别处留恋夕阳。
冰棒完好地被掰成两瓣,边吃边聊的速度赶不上融化。
楚凌转身背靠栏杆,说这次结束一定要犒劳自己。
“怎么犒劳,楚大师下厨满汉全席?”祝微林仍是老姿势没变。
“这个要有,不过我想和你一起做,然后晚上打游戏,好久没上线版本也要更新了。你陪我一起呗,就当放松放松,神经系统也想歇歇呢。”
“好好好,不过我真好久没玩了,回去还要重新下载,可别嫌我手菜。”
“怎么可能,纯娱乐,重在参与。”
“祝微林,谢谢你。”冰棒吃完,楚凌开始“煽情”。
“谢我啥?”祝微林嘴里还有最后一口,冰得他说不清话。
“谢谢学长的鼓励呀!”楚凌看向他。
“是看你幼稚,换个人我都不好意思。”
三分球投得完美。
“赢了!我就说,八班有我,各位都还得练!”孔润一己之力拉拢半内半外打了球赛。
他说着,去拉了一把脚滑倒地的对手。
“技术长了啊孔润。”一场小比赛而已,即使输掉也对赢方献上该有的赞赏。
“只能说宝刀未老。”孔润去补水,“等解放了,咱们去市体育中心好好打,那里观众多,呼声更高。”
可能是逾越的枝桠疯长,映衬的倒影斑驳,再加上砖墙的古朴,教学楼的这个拐角更显安静深沉。
这里是拍照极好的角落,但对于设备的限制让许多学生只留个想象,不过能走一趟也早就在脑海印下独特的回忆。
短袖五分裤轻便,少女的手中各揣糖果,这栋楼和班级所在楼相连,虽然较远,但时间还足。
这里没有认识的人,看到牵手也只以为是要好的朋友,往四楼的另一头走,再转个弯就能到目标的地点——八班的气氛不会因为一场考试消散,相信未来的转角更是光彩鲜明。
无人机在拍新的宣传海报,除了正门和校园俯瞰,摄影师还试图找别的角度,既有校园景貌,又不缺学生走动。
他趁这是整个学校光辉金灿的好时间,按下快门那一刻,走廊的不再挽留,一靠一倚,以及拐角的牵手,甚至远处操场胜一场篮球比赛的击掌,都被定格在同一片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