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大炎纪事 > 第25章 宋白5

第25章 宋白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宋白在家中修养了十来日,六太爷判断他身体大好可以出门了,时间已是四月中旬。

宋白正月十八来到三太爷家,至今八十余天,两个多月,算起来,竟多数时日是在病榻上度过。

而今离了病榻,宋白立在屋檐下,对着四月骄阳打量自己的双手:这双手白皙,干净,十指修长,只在握笔的手指上有长年累月积下的笔茧。这是一双读书人的手。

宋白摩挲着双手回顾前生,自打进了宋三太爷家门,他这双手,再没摸过纸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让他没有时间去琢磨文章经义,去念诵诗词歌赋,这双手饱经磋磨,变得粗糙、关节变形、遍布伤痕。

“十年啊……”

宋白低声呢喃,这一声,不知包含了多少种情绪在其中。他目光专注的看着双手,双手轻柔的互相摩挲。那十年不是一场梦境,这颗沧桑的心可以作证。

宋白喃喃自语:“这一次,我要换种活法。”

诵书泼墨,煮酒烹茶,才是他心之所钟。

宋三太爷常用的家什要么烧了,要么陪葬进了墓里。

属于宋白的大宅里空空荡荡。

宋白能出门的第一天,第一趟去了六太爷家,借了松耙、铁锹,把庭院里那棵枯树挖了,劈开做了柴烧。

第二日,宋白去屋后山里寻了一棵石榴苗,移栽进了院里。

宋归听说他要上山,陪着他去的,上山的一路上给他介绍这片山里哪哪儿有什么果子树,什么季节能采摘;哪哪儿有什么药材,什么季节能收获;什么时候能够上山采菌子,不同的菌子喜欢生长在什么样的地方;哪哪儿是抛荒了的地,适合种什么作物。

一天下来,走遍了大半山林,宋归也是累的不轻。

踩着夕阳的霞光下山,宋归说:“山上的地都抛荒了,你一个人不得行,明天我叫上几个人,一起帮你把地垦出来。”

宋白点头,应道:“好,谢谢哥。”

宋归说:“同辈兄弟,不当谢。这是人情来往,亲戚之间,你有事,我帮你,我有事,你帮我,人情往来,这些我教你,你慢慢学。”

宋白应下:“嗯。”

宋归笑说:“听我爷说,你是个读书郎,这些书上不教的吧?”

宋白说:“书中有。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宋白读过很多书,很多事物书中都有记载,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白对此深有体会。

宋归“哈哈”笑,说:“这个我知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差不多的意思是吧?我家阿文和二叔家阿章都在县城学堂读书,等他们放假回来了我带你认识,你们读书人应该有共同语言。”

一路聊着下了山,宋归没有立刻回家,借着夕阳的余晖,宋归帮忙把宋白提下山的石榴树苗栽好了,留下明天帮忙去山里开荒的话,才扛着工具回家。

院子里没有电灯,夜空中月亮将满未满,辉光似水,照亮了庭院。

宋白烧火,取米菜做饭。

前几日他自觉身体大好,婉拒了六太爷家继续送饭,自己在家开火后,六太爷让宋归送来了一担土豆、一担芋头、一袋玉米面、一袋红薯干、一担瓜菜若干、半篓鸡蛋、一挂腊肉。二太爷让人送来了一担土豆,一袋玉米面,两扎粉条,一背篓瓜菜,一小袋白米。

五太爷、七婆等族中长者也让人送了东西来。

宋白一一记下,这都是人情,日后要还的。

各方送来的东西宋白一一归置,土豆芋头放进地窖,粉条杂粮收进橱柜,各色瓜菜放在阴凉的角落,鸡蛋腊肉与干菜红薯干挂上房梁,玉米面放瓮里,二太爷送的白米最为精贵,当地七山二水半分田,种稻少,米难得,从别处运来的米价格高昂,不是人人都舍得买、买得起。土豆红薯芋头粉条玉米才是乡下人家的主粮。

宋白想起他病中吃不下东西,六太爷家中每餐送来的或是米粥,或是米饭,彼时他无空去想,如今想来,六太爷家的白米恐都进他腹中了罢。

……

第二日,宋归领着一帮兄弟,把山上三太爷抛荒了十几年的地垦出来,共计十二处,加起来约四亩。

宋白跟着割草,刨地,半天下来,累的腰直不起来,手上磨破了皮,不碰都火辣辣的疼。

宋归从地上找到草药搓碎给他糊了伤口,让他一边歇着,在旁边看哥哥们怎么干活的,宋白就站在一边捶着腰看着。

看着他们干活的同时,宋白心里想:我得想个挣钱的办法。

人生重来一次,宋白不想再种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