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雨妮附和:“不同的水土,不同的气候,做出来肯定有区别的。”不怪弟弟喜欢,她吃了她也喜欢了,从前听人说南方的东西更好吃她还不信,如今个儿可算信了,一道腌菜都如此抓人舌头,不知道别的菜又是怎样的好吃。
刘小妹砸吧着嘴,说:“香料下的足。就是这萝卜豆角吧,吃着差了点儿味儿。”
没过两日就是中秋,当天上午,宋冰出门送节礼,五户关系近的同姓长辈,七公家早前给了,今天只用走四家,和大队长家,相比给七公家的双份,这些人家只给了单份。下午,宋冰给宋庆平送了节礼,按规矩,分家的儿子给爹妈送节礼除了吃的喝的还得给点钱,宋冰只送了东西:一包糕饼,一瓶散酒。宋庆平明示暗示要过节钱,宋冰装聋作哑,一分钱没给。
中秋过后不久,一天早晨宋冰起来,发现窗外结霜了。
白天气温还行,穿两件衣服就够,早上这会儿就有点冷了,棉袄里面得加件毛衣才能出门。中秋前后是收获的时节,割麦子、掰苞米、储秋菜,全村男女老少都忙忙碌碌,忙过这一阵儿了,才有停下喘口气的时候。
这段时间宋冰被老娘和老姐指使的团团转,幸好他旧伤治愈,如今身体倍儿棒,宋雨妮今年种的五亩地麦子他和宋雨妮两个人一天就割完了,放在他新家的院子里晾晒,接着摘黄瓜摘茄子摘辣椒摘豆角刨土豆,一车车的往家里运,运回家了还不算完,得切,得晒,有些还得蒸了或煮了再切再晒,一样一样儿做成干菜储存起来,或是做成酱缸咸菜。中间还得注意麦子情况,晾晒到位了要赶紧脱粒储存起来;还得注意地里苞米情况,能掰了就得赶紧掰回来,地里苞米杆子也不能丢,冬天引火就靠它了。
第一场雪落下来,代表着冬天到来,这会儿还不会立即进入滴水成冰的时节,约莫还有十天半月的缓冲期。趁着这段时间,地里的萝卜白菜要赶紧收了,赶在下大雪之前该入窖的入窖,该积酸菜的积酸菜。
今年宋雨妮和宋冰两家自留地和菜园子都种了萝卜白菜,太多了,刘小妹卖了一大半给供销社,今年供销社收的价格是白菜一毛钱一斤,萝卜一毛一一斤,刘小妹卖了七千斤萝卜,八千斤白菜,卖了一千多块钱,宋冰没要这个钱,叫他妈自己收着。
刘小妹拿着钱合计,“今年肉市也快到了,正好用这个钱今年多囤点肉。”
宋冰:“这点钱哪够?回头我给你拿五千,今年猪买两头,多整几只羊,牛也整半头,到时候烫锅子吃。”
宋雨妮:“你今年建房子才花了老大一笔,这个钱我来出。”
宋冰:“不差这点儿。你钱留着自己花吧。”
刘小妹:“这会不会太多了?”
宋冰:“你想想去年,那点肉吃了多久?”去年刘小妹囤的一头猪,一只羊,宋冰都不敢敞开了吃,就这样,那点肉都没能撑过两个月。宋冰可不愿意今年也像去年一样,吃肉都吃不痛快。
刘小妹妥协了,“那成。今年就整两头猪,三只羊,半头牛!”
今年肉市在九月十二、十三、十四三天,前几天大队部通知到各户。
九月初十,天色阴阴的,有经验的老人——刘小妹看了看天色,说明儿指定下雪。往年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最多是早几天或晚几天的区别,不会有太大的误差。宋冰当天下午给新家烧起炕,第二天中午开始搬家,新房子里各种东西早已置办妥当,柜橱桌凳,锅碗瓢盆,铺盖被褥……样样儿都是新的。粮食菜柴都搬了不少过来,衣裤鞋袜及贴身物品伴随着主人的入住一一归置。
新房里给刘小妹和宋丹三姐妹留了房间,刘小妹拍板暂时不过来住,她还住宋雨妮那边儿,等过几年孩子大了,或者宋雨妮再婚了,她再搬过来住。
搬进新家的这一天,宋冰心情大好。当天晚上一家人在新房子里吃饭庆贺,宋冰下厨,亲手烧了四凉八热十二个菜,让家里两个女人惊的回不过神来。
从前宋冰下厨做过鸡和鹅,她们只以为儿子/弟弟在外面学了两道拿手菜。
今日,刘小妹看着在厨房里游刃有余大显身手的儿子,双眼发直,嘴里喃喃:“当兵还教人做厨师的……”有这手艺,就算儿子养鹅不成,还能出去给人做席面挣饭吃呢。
十二道菜上桌,宋冰招呼老娘老姐甥女儿子坐下,“准备开饭了。南方菜式,放了些辣子,不多,吃不了辣的放水里过一下啊。”宋冰一时太嗨,放了从楚州带回来的辣椒面、干辣椒,跟本地的辣椒不是一样的风味,好在他还记得顾忌家里人的口味,放的不多,只调个味儿罢。
宋雨妮:“好香!”
刘三妹赞同:“这辣椒香!闻着就流口水!”
三姐妹围着桌子,眼珠子盯着菜挪不开:“好香!舅舅可以吃了吗?”“好饿好饿,舅舅可以吃了吗?”“吸溜~舅舅,吃了吗?吃了吗?”
众人捧场,宋冰心情畅快,指挥着宋丹宋梦摆碗拿筷子,四岁的宋菁踮起脚尖才看得到桌面,姐姐们走开,她恋恋不舍的离开桌子,一步三回头跟在姐姐们后面。
宋玮玮坐在烧的暖暖的炕上,宋冰抱起他亲了一口,满脸笑意,“崽,爸爸炒的菜香不香?”
宋玮玮重重点头:“香。好吃。”
众人上桌,大人喝酒,小孩喝罐头水,一轮碰杯祝词后,正式开席。
“好好吃!”
“妈妈我要吃肉肉!吃肉肉!”
“嘶~呼~妈妈,这个辣椒它、它好像扎嘴巴。”
“妈妈我要喝汤。”
“给你盛。太辣了放水里过一下。或者吃这个,这个不辣。”
“呜呜呜!辣嘴巴!妈妈——”
“喝水,喝水。”
“哎呀!这辣子有后劲儿,适合下酒。来,儿啊,咱俩走一个。”
“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