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宋冰日常晨练,带着妹妹们洗完脸出来的宋丹站在屋檐下看他打完了一整套功夫,问:“舅,你今天咋不打拳了?”
宋冰收功,吐出一口绵长的气息后,不紧不慢往屋里走,“这套功夫咋样?”
宋丹跟在他后边抬手伸脚比划,“没有打拳威风。呼!哈!嘿!打拳多威风啊,一看就很厉害。你今天慢吞吞的,好像在跳舞似的。这也是功夫吗?舅。”
宋冰屈指敲了一下她的脑袋,“哪里像跳舞!你不觉得行云流水翩若惊鸿矫若游龙吗。”
“啥玩意儿?”宋丹读小学,文化水平还不能理解他这句形容的话,她伸出手来模仿着比划,“这样,这样,这样,慢吞吞的,跟我们音乐老师跳舞似的。”
“啥跳舞不跳舞的,在磨叽啥呢。”刘小妹从厨房里出来,把碗筷放到桌上,桌上已经摆了一大盆饺子,“快洗手来吃饺子。吃完饺子跑年的小孩儿该上门了。”
宋丹一听,扭头催促妹妹们:“待会儿吃快点。”
宋雨妮问宋冰:“让玮玮去么?”
宋冰低头问儿子:“玮玮想不想去?”
旧年翻篇,新年伊始,宋玮玮今年二月过四岁的生日,现在也算是四岁了,足吃足喝的养育下,曾经发育不良的小孩已经跟一般四岁小孩没什么区别。宋玮玮问:“去哪里?”
宋丹抢着答道:“去别人家里拜年。好多人一起走,能收到好多种不一样的好吃的。弟弟跟我们一起去吧。”
宋玮玮摇头,“我不去。”他扑进宋冰怀里,抱着宋冰,脸贴着宋冰的衣服不动弹。
刘小妹看着这对父子发愁,“这可真是像了你了。你小时候就不爱往别人家里去,你儿子也这样。大过年的,就图个热闹么,你们偏跟别人不一样。这孩子长大了还像你那可咋整呢!”
宋冰把宋玮玮抱到腿上,夹了几个饺子到小碗里,让他自己吃。“吃饺子吧。吃完了我去那边走一趟。”
说到那边,气氛总是有点沉闷的。刘小妹拉下了脸,宋雨妮想了想也没啥好说的,反正她去不去拜年那边都不会给她好脸色,可怜她仨孩子打生下来起就没见过姥爷和前头舅舅们的红包长啥样,这也就是她亲爹能做得出来了。
吃过早顿饺子后,宋冰去地窖里扒老白菜叶子、剁萝卜土豆,装满一手推车车斗后,推着手推车去鹅棚里喂食。
主要饲料是苞米粒儿,改善口粮就是这一车斗萝卜土豆白菜,近千只鹅“嘎嘎嘎嘎”叫着扎堆抢食,宋冰把空了的手推车放到棚外,拿来草叉,把鹅棚地上混合了鹅粪的麦秸扒拉到一堆,叉出棚外去,爬上梯子从阁楼拿新的麦秸重新在地上铺一层。
鹅棚里的活儿干完,宋冰回到院子里,装了一手推车木头块儿,推着进暖棚。给暖棚炉子添柴加火是每天早晚都要做的,添柴前,要把炉子里头烧完的灰扒拉出来,空气涌进炉膛,即将烧尽的木头亮起最后的绚烂火光,新的木头块儿及时塞进去,接过它的火力,油脂在木头中沸腾,很快,炉子里大火熊熊燃烧起来。
宋冰给四个炉子添了柴,火焰散发的热量在提升玻璃棚内的温度,当棚内温度达到零上十五度时,宋冰用木头块儿把炉膛塞满,关上炉门,接下来只需要让它们静静的燃烧,等到晚上再来添一次柴。
暖棚里的菜柿子长的不太好,其他大部分还过得去,长的最好的是菠菜,其次是生菜,一茬茬撇叶子又一茬茬长,吃不过来了。
宋冰在菜地里摘菜,菠菜连根拔,茼蒿、韭菜割茬儿,芹菜、生菜、乌白菜撇叶子,这些是再不收就要老了的。胡萝卜还没长成,莴笋、卷心菜也不着急。
干完活了,宋冰出门去宋庆平家拜年,就是做个面子功夫,礼物是一斤糖一瓶散称的白酒,进门没说两句话就出来了,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分钟。
宋庆平有话对他说,腹稿还在心里没念出来呢,宋冰人已经走了。
大年初一中午,宋冰家又是一顿饺子,桌上另有翠绿绿水灵灵的生菜、芹菜、乌白菜一大盆。
“咔嚓、咔嚓……”
宋冰面不改色啃着翠生生的菜叶子,嫌味道淡了就蘸点酱。桌上宋丹嘴巴嘚啵嘚啵在说今天跑年在谁谁家得了什么糖在谁谁家得了枣,宋梦着急的补充,努力跟姐姐抢话说。宋菁嘴皮子没姐姐们没利索,抢不过话,只能埋头苦吃,不时“嗯嗯”附和。
晚上没吃饺子了,吃的大馒头配酸菜炖鱼,取一个‘年年有余’。
初二一家人在家待着。
初三,宋冰和宋雨妮去七公家拜年,今年也没带孩子,七公准备的红包没送出去,老人家不高兴了,掉光了牙的嘴说话含糊,硬是把红包往宋冰兜里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