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我给太监爹摔盆了(科举) > 第1章 往后,您!就是我爹吧……

第1章 往后,您!就是我爹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别瞧着,杂家伺奉在皇帝跟前,得人一声大监。

人前尊敬,人后啊,指不定怎么编排杂家是什么玩意!

没了尊贵的主子,杂家就是奴才里头最叫人瞧不上的阉货!”

唐汪海肃然了脸色,一双严厉的眼珠子盯上了唐林,不放过这孩子脸上可能会出现嫌弃,退怯等负面的神情,一旦如此,那两人便是无缘无份。

“若不是生活所逼,无亲庇护,谁不想做个体面人。

就像小子,无父无母,乞讨卖乖受尽多少冷眼嘲讽!

眼下,谁能给我一口吃食,那就是我亲爹!”

“您,痛吗?”

一双琉璃珠子似的眼里,没有一丝的嫌弃或者退怯,就像唐林说的,能当个堂堂正正的人谁不想,可也要看这世道给不给穷人机会。

一个男人去根之痛,不光是身体剧痛,更是心理上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好孩子--”

唐汪海一把拉过唐林,将人抱着不放,眼底热泪盈眶,胸口有一股酸麻的情感爆发出来。

老天爷终于开眼了,送来一个七巧玲珑心的妙人。

一夜之间,南京城里,所有人都知道皇帝跟前的唐大监有了儿子。

听说还要办一场认亲礼,双方过了天地明路,正正当当续上父子亲缘。

看来啊,这唐大监很满意新认的儿子,逢人一提起就乐呵。

人逢喜事精神爽,就连皇帝都感同身受问上一问。

“唐伴伴,听闻,你这奴才认了儿子。

瞧这一副有子万事足的模样,孤倒也好奇几分,可是个好孩子?”

宋元帝自己就有不少子嗣,除了在大皇子身上体会过为人父的喜悦,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儿女降生变得稀疏平常。

尤其是他老了,眼看着儿子们长成,帝王疑心一起,总想着这些龙崽子觊觎他屁股底下的位置,欲取而代之。

自然越发厌烦这些儿子们,倒是女儿还能燃起一丝父亲的乐趣。

但女大避父,更何况是皇族公主,一生下来便远着皇帝,父女之情浅薄。

所以,眼见唐汪海整个人散发着慈父光环,宋元帝忆往昔岁月,回想第一次当父亲的时候,曾经他也有过最纯真的父子亲情。

“回禀官家,奴才也是头一回当人家爹,兴趣一时,倒叫官家看文唱戏起了兴致。”

唐汪海那是眼角含笑,皱纹更多,他先是恭恭敬敬的打千行礼,才回话道。

“奴才的儿子叫唐林,是个苦命人。

无父无母,关在人牙园子讨生活。

老天爷给的缘分,于奴才脾性契合,倒是处得不错。

奴才旬休回去,他就站在那廊下,等着奴才,说是团团圆圆用食才叫和美。

奴才这回家,有个人等着,心里热乎乎的妥帖。”

“是个孝顺的孩子。

百善孝为先,我元宋朝以孝治天下,像那等不忠不孝之人,就该不容于世!”

元宋帝想到了,最近几个动静不小的儿子,不乏结党营私,以权谋利,心中压着怒火,脸色黑沉了下来。

“奴才家事闹了官家的兴致,奴才请罪!”

体察到帝王心情转变,唐汪海立马跪下告罪,以退为进,方能不被波及。

“哼,你这阉货倒是比孤有子孙福。

孤为保皇家颜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真当那点子手段,孤不知晓,一个个不省心的东西!”

“奴才惶恐--”

嘭的一声,有什么东西砸在了唐汪海的身前。

几滴墨色洒出来,刚好溅到手背上。

原是一块砚台,帝王用的东西自然是做工极好的,砚台上雕刻了翻卷的云纹。

上头传来元宋帝的声音。

“这台砚赏给你家那孝顺孩子了,也全了这些年的主仆情分一场,拿走!”

“隆恩浩荡,奴才定叫家里小子日日瞻仰官家的浩然文气--”

低着头躬身的唐汪海那是赶紧谢恩,小心翼翼的奉起砚台,跟自家祖宗似的珍重。

这可是皇帝亲赏,意义非凡,至少旁人见着我儿唐林,看在圣言一句,圣人跟前过眼的份上,不敢任意造次。

这个无根的老太监也有了一番为子孙计的慈父之心。

那么唐林呢,他呀又如往常一般,等候在一盏昏黄的灯笼下。

直到有马车声响起,琉璃珠的眸子里盛满了欢喜,是他老父亲归家。

唐汪海掀开马车帘子,就瞧见一支少年人的臂膀横在他眼前,臂膀的主人,唐林正茹慕的看向他,喊道。

“老爹,儿子总算等着您了。

今儿可迟了一刻,叫儿子忧心,没发生什么事?”

唐汪海,一颗心暖乎乎的。

唐林这般亲近他,他当然无比的高兴,不枉为他谋算,在圣上面前得了好印象,更有意外之喜的赏赐。

唐林注意到搭过来的手背上几滴墨迹,黑漆漆的,其实在昏暗的光线下不容易被发现。

琉璃眸子瞬间盛满担忧,若是再年长一些,他吃得力气再大一些,唐林更想直接抱起眼前的老父亲,好叫他在灯光之下看得分明。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林怎么会不知道,伴君如伴虎,唐汪海能侍奉君王侧,需要花费多少努力。

在那个吃人的宫墙里爬上去,成为一人之下,无人敢欺,至少明面上是这样的。

简在帝心,哪里简单,要时刻斟酌,小心翼翼每一个动作。

每一句话都得在喉头滚个几千次才可说出,就怕触怒龙颜,犯了大忌,一命呜呼!

这对父子俩融于一室之内,唐林端来一盆净水。

他倒是不说话,牵过唐汪海的双手放进温温柔柔的水里,一点点的揉搓,将那墨迹消散在水里,如同重来没有过。

“明儿就是认亲礼,老爹没什么亲人排场给你。

好在圣人厚德隆恩,赏赐了一台砚,这便足够了。

老爹也是想到你这岁数上学迟了些,但人得读书明理。”

“老爹打听过了,南京城外,莲花山上有一座鹿鸣书院。

听闻那里的学子不看出身,有教无类,正是合适。”

说不感动是假的,人心都是肉长的,唐汪海的好,值得唐林珍重相待。

“好,儿子定好好念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