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悬案重现 > 第21章 第 21 章

第21章 第 2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挂断电话后,赵语止陷入思考。

越是调查,李庚易在她心中的形象反而愈发模糊。

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袁晋和赵语止将刚刚得到的信息向其他两人分享。

袁晋根据刘亿的说法解释说:“当时K国的民间有五大家族之说,这五大家族几乎都有诅咒传言,大家只当是民间戏谈,或许就是因此,三十年前无论是远山家族内部还是警方没有在意这条诅咒。”

邱胜摇头,分析道:“如果当年有诅咒的传言,警方不会相信诅咒是真的,但会将调查对象指向远山家族的仇家,以及与远山家族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家族。因为他们是散播诅咒传言的首要怀疑对象。我们应该会往这个方向去查。就如同现在的你们。”

没错,李庚易被杀后,警方紧接着调查了与远山家族有敌对关系的人,只是目标太过广泛,他们一直没有发现有用的线索。

“但我很清楚,当时我们并没有这么做。警方当时的调查范围局限于当晚在宴会现场的人。”邱胜说。

“这说明——”

林曜皱眉:“这说明至少在当年结案前,你们并没有听说过这条诅咒。”

袁晋的脸上闪过惊疑的神色。

他猛地反应过来:“所以这条诅咒针对的不是远山家族的所有家主,而是在李功彻死后继承家主之位的李庚易。对,没错,所以从去年开始,远山家族又开始流传这条诅咒,因为李庚易已经四十三岁,就快要到诅咒预言的年龄。如果从诅咒开始流传的时间算起——”

他与赵语止异口同声:“有人在三十年前就计划在李庚易四十四岁时杀掉他?”

“还有另一个可能,”邱胜说,“是这个诅咒被凶手利用了。凶手不知从哪里得知曾经有这样的诅咒传言,于是利用诅咒,让诅咒变成了实现的预言。这也证明,李庚易的命案是经过凶手的缜密计划,而且凶手计划了至少一年的时间。”

他脸色凝重。

案情愈发复杂,他们一时间都沉默下来。

客厅中无比安静,四人的脑海中闪过无数案件细节与推测,谁都不敢贸然说出自己的猜测,怕给其他人造成误导。

邱胜沉思片刻,忽然开口赶客:“我今天还有别的安排。你们还有其他事吗?”

赵语止坐在那里没动。

她隐约感觉自己抓住了发现真相的线头。

邱胜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

她看向邱胜:“邱警官,我冒昧问您一个问题,您为何要在今年搬来晚枫市?准确来说,是为何要在今年四月份搬来这里?”

她在来邱胜家之前,从这处小区的邻居口中得知了邱胜搬来的准确日期。

没想到就在她说出这个月份后,袁晋忽然瞪大双眼:“四月份——”

他没说完,反应过来,立刻闭上嘴。

“为了放松心情,晚枫市的生活节奏比首都缓慢,这里的自然风光更好。”邱胜平淡地说。

他当然没说实话。

赵语止沉默片刻,说出心里话:“我们刚刚说了很多关键消息,想必邱伯伯您关于案情有很多想法。难道您想要像苏茗被杀前那样独自调查这个案件?”

她不再称呼他为“邱警官”,邱胜已经退休,她在提醒他,他不再是当年那个能够进入远山庄园调查李功彻案件的警察。

邱胜看着她,半响后缓缓叹气:“林曜和袁晋是警察,他们有责任调查这个案件。你没必要牵扯其中。”

“远山家族的阿琼和李西宸委托我做这一案件的调查侦探,哪怕不是侦探,从我进入K国的时候,我已经身在局中。”赵语止回答道。

见邱胜表情微变,她补充道:“苏茗在今年7月份去R国找我,她让我帮她修改一篇推理小说。当时她对我说了一句话,我并未在意,后来案发后我才意识到她当时的意思。”

她当着其他三人的面,重复一遍苏茗当时对她说的话:“苏茗对我说,或许我们可以把这个故事的结局改得更充满悬念,未完待续。”

“所以你才把故事的结局改成客人理查补充了那句推翻侦探此前所有推理的话!让这个案件变成悬案!”袁晋恍然大悟,他并没有注意到邱胜的脸色一瞬间变得极差无比。

赵语止点头,将自己早已想通的事告诉他们:“苏茗是在一家旧书店找到的我。我想,她想找的人其实不是我,而是书店原本的老板,那人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咨询侦探,在业内一直用假名行事。因为我接手书店的时间很短,苏茗并不知道书店更换老板一事,而我这只是个写推理小说的作者。换言之,苏茗并非想要修改小说,而是想要找一个咨询侦探阅读她所写的短篇小说,借此找出小说中案件的真相。”

听到这话,在场其余三人脸色一变。

赵语止缓缓说出她的推理:“今年四月份时,苏茗不知从何处得知三十年前那场旧案的细节,以此为根据写下那篇小说的初稿。我想,她频繁出国,应该是为了去周边几个国家找当地有名的咨询侦探,想要借修改小说的理由获得他们对三十年前李功彻被杀案的推理。她可能没有找K国国内的侦探,免得走漏风声惹来麻烦,又或者她曾试图找过K国国内的调查人员,但她失败了。”

袁晋脸色“唰”得变白。

赵语止看他一眼,没再继续说话。

她耐心地等待邱胜开口。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邱胜的神情中浮现出迷茫和颓然。

“苏茗不会去找你,她既然对当年案件的真相存疑,说明她不相信警方的调查,自然不会去找你。”

说话的不是邱胜,而是林曜。

他看着自己的师父:“苏茗年龄是三十五岁,三十年前,她五岁。我记得何霓有个小孩子,当年案发时应该五岁大?”

“不对,”袁晋对苏茗所写的那篇小说很熟悉,“那篇短篇小说中写着——汉妮很关心凯利的事,是因为两年前凯利曾经帮助过她生病的五岁孩子。所以案发时汉妮的孩子应该是七岁,何霓既然是汉妮的原型,那孩子的年龄应该是正确的。”

他正在头脑风暴,根本没有察觉自己直接反驳了林曜。

林曜看向他:“苏茗需要隐藏身份——”

“好了,你们别说了。”邱胜终于开口,“今年四月份,我收到一封信,信中写了一篇小说,我一看就知道是和三十年前的李功彻案有关。但我对那个案件的细节已经有些模糊,所以我去让方沛凝帮忙,帮我找了当年的卷宗,结果发现那篇小说所描写的案件细节竟然和卷宗中记载的案件细节完全对应得上。”

袁晋一直揪着的心脏终于放松下来。

原来如此,原来方沛凝找卷宗是为了帮邱警官的忙。

他舒出一口气,但紧接着想到邱胜刚刚的话,心脏又提起来。

“那封信没有留名,是从晚枫市寄出来的。”邱胜继续说道。

赵语止:“所以你搬来晚枫市找寄信人?”

邱胜点头,又轻轻摇头。

“我没找到寄信人,也没再收到第二封信,寄信的地址就在这个地方,所以我搬来这里。”

“为什么?”赵语止很不解,“只是一封信而已,为什么你要大费周章搬到这个地方?”

邱胜没有回答。

林曜看着自己的师父,他了解自己的师父,他并非优柔寡断的人。

可他现在不肯多说什么,明显事情有隐情。

林曜的心中浮现出猜测:“苏茗在孤儿院长大,她如此执着地调查这个案子,她是不是就是何霓的孩子?可既然小说中那个被凯利帮助的孩子当年已经七岁——是不是何霓其实有两个孩子,当年一个七岁,一个五岁。”

他没有看过三十年前旧案的案卷,只能如此猜测。

邱胜嘴唇抖动一下,他没说话。

看到对方的反应,林曜知道自己恐怕猜对了:“当年七岁的孩子——”

赵语止心中一紧,猛得看向林曜。

他们同时想到李庚易被杀当晚的一个在场之人——

“阿琼今年三十七岁。”

一旁的袁晋表情震惊,他终于反应过来:“当年案发时,大女儿七岁,小女儿五岁,那郭霜莉——”

此刻,在场的人的心中都想起一件事。

三十年前,郭霜莉去孤儿院收养了一个七岁的小女孩。

邱胜开口:“当年我不知道当年那两个孩子的去向。远山家族没必要为难两个无辜的孩子,只将她们送离庄园。后来我听说,郭霜莉从孤儿院领养了一个七岁的孩子,没有提起五岁的孩子。我以为那个五岁的小女儿没坚持下来,去世了,没想到——”

“立刻逮捕审讯李琼!”林曜猛得站起来。

“不行!”邱胜阻止他,急切道,“不会是她!我知道你一定会是这个反应,所以我才不想告诉你。”

“当年她的母亲被指控为杀人凶手甚至死在庄园,她认为自己的母亲是被人冤枉,所以出于报复心理,按照远山家族的诅咒杀害了李庚易,案情难道不够清晰明白?”

“当然还不够清晰。”赵语止看向林曜,“李庚易一向小心谨慎,为何他一直那么信任阿琼,甚至立下遗嘱,将自己的大部分遗产都留给阿琼。阿琼的年龄都没有作假,三十年前李庚易已经十四岁,早就记事,难道他没有怀疑过她的身份?”

袁晋也觉得奇怪,补充道:“而且李庚易的遗嘱经过公证,没有问题。”

此话一出,林曜想起他让袁晋看的那份李庚易部分遗嘱。

在遗嘱中,李庚易将远山庄园整个庄园的支配权都交给了阿琼。

林曜缓下声音,不解地猜测:“可怜她?还是心虚——”

“那苏茗为何会被杀——”赵语止紧接着提问,“作为妹妹,苏茗因为调查当年的案件被杀,而作为姐姐的阿琼能获得李庚易的信任得到大部分遗产,这说不通。”

案情扑朔迷离,他们只能确认一点,那就是三十年前的案子一定有问题,苏茗发现了这一点,这恐怕就是她被杀害的原因。

那么阿琼呢?为何她能好好活在远山庄园,能生活在李庚易身边获得他的信任?

而苏茗和阿琼命运轨迹是从三十年前的孤儿院开始错开。

“邱警官,苏茗和阿琼当年是被送去了哪个孤儿院?你一定知道!“袁晋恳切地说道,“现在就带我们去吧!我们剩余的调查时间不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