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院子倒是比县里孙家大了不少,三弟妹说话的时候夏春花也快走几步迎上去。
“哪里还用得着接,这几步路就走回来了,倒是你这身子越来越重,家里总该留个人陪着你啊,等会娘回来我去和娘说。”
卫芸甜甜的笑了起来。
嫁进夏家真是她最高兴的事了,她是卫家的长女,下有弟弟妹妹,家里很少顾得上她。
当初也是随便找了户出聘礼的夏家就把她给嫁了过来,没想到,夏家是这样的福窝窝。
公婆都是极好说话的,妯娌姑姐间也亲近,三郎也是个性子好的,开始嫁过来头一年没有身孕她心里害怕的紧,可夏家众人从来没提过这事,后来有了身孕更是一点活都不让她做了。
“二姐可是冤枉娘了,娘本来也是要守着我的,我这近来吃好睡好的,肚里孩子也乖,想着还有一阵子才能出来呢,我就让娘去田里了,马上农收了可不能为着我耽误地里的活计。”
夏春花笑着点点头,她也很喜欢这个三弟妹,性子软和又懂事,“那还好,我跟你说,你这是头胎大意不得,夜里要是想起身就喊夏杨,可别自己逞能,万一抻到可就不好了。”
两人说着话,夏春花扶卫芸坐下。
卫芸脸型是小圆脸,脸颊上还有两个酒窝,笑起来让人看着都高兴几分,“多谢二姐,娘也跟我说过了,杨哥娘也是亲自嘱咐过的,我晚上有一点动静杨哥就醒了要看看我。”
这话说完,脸居然越来越红,还有些害羞了。
夏春花都是两个孩子的娘了,平日里那些妇人间的荤话可是没少听,这才是哪到哪啊,不过弟妹还是新媳妇,她也不好太过笑她,笑几声就不再提了。
两个孩子跟小舅妈说了几句话就跑出去玩了,夏春花拿起一旁放着的肚兜看了看。
哟!
“芸娘啊,你这手可是真巧呢,这花样子绣的可比二姐强多了。”
卫芸笑的有几分不好意思,“我之前是家里长姐需要缝缝补补的地方多,做的多了也就熟练了,还是娘拿回来的花样子绣的精致,我只照着绣就好了。”
卫芸说完想起这花样子是娘去县里二姐那拿回来的,就以为是二姐从哪里得来的,便问了下二姐。
这一问夏春花便笑了起来,但是现在这亲事还没定下也不好说出去,只能先糊弄说是邻家婶子的手艺好。
说完便把带回来的小衣服拿出来给弟妹,卫芸高兴地收下了。
自她嫁过来后,娘家便不怎么来往了,自她有孕后爹娘也没说来看看她,更别提送些小衣服了,只能她自己做要不就是麻烦婆婆。
弟妹家的事夏春花也听娘说起过,便转了话题和弟妹说起了孩子经,这是卫芸盼了许久的头胎,自然喜欢的紧,连忙拉着二姐问了起来。
两人说着话的功夫,夏大娘回来了。
虽说儿媳妇懂事,但是毕竟月份大了,当婆婆的也放心不下,眼看快到晌午便回了家,省的儿媳妇挺着大肚子还要做一家人的饭食。
“娘,你回来啦!”夏春花先起身迎过去,接过娘手里的锄头和草帽。
夏大娘看到女儿突然回来,开始还吓了一跳,后一瞬便想起来徐大郎的事来,心里忍不住有些高兴起来。
卫芸看婆婆这样子,想着应是母女俩有体己话要说,便找了个由头回了自己屋子。
夏大娘连忙拉着女儿回正屋好问个清楚,夏春花把苏家母女的意思说了出来,也说了苏瑜要见徐家大哥一面才肯最后点头。
夏大娘高兴地直拍自己大腿,缓了缓才说:“这有什么的,大郎一个大男人见一面又不会少块肉,人家姑娘到底是县里长大的姑娘,成亲这么大的事看一眼再正当不过了,娘今晚就和大郎说清楚。”
太好了!
夏春花也乐得不行,娘这么说便是这事十有八九了。
但是,夏春花想起个事情来,“娘,那这见面怎么见呢?两家之前也没个往来。”
夏大娘到底是经过事的老婆子了,只是略想了下便有了主意,“简单的很,等今晚大郎做工回来我便去和他说,要是他点头了那你明日晌午就带瑜丫头去那铁匠铺,晌午去铺子的人少,你面上说着买点绣花针、剪刀什么的,然后让瑜丫头去不就成了。”
“娘,还得是您有主意啊,那我明就等您消息了!”夏春花不由得给娘竖个大拇指。
夏大娘得意地挺了挺脖子,“那是,娘吃的盐比你们吃的饭还多!这样要是成了,明个一早我就让赶车的老牛头给你捎一篮子菜去;要是不成,就说家里农收了忙,等过阵子去看你。”
“成!我记得了。”
这事定下了母女俩心里都轻快不少,夏春花帮娘去收拾饭食,吃过饭后趁着时辰还早便带着孩子回了县里。
夏春花回了孙家把两个孩子哄着歇晌,歇了口气又去了苏家。
苏瑜听春花嫂子说完倒是一点不觉得吃惊,虽然就见了一次但她觉得夏婶婶不是那不通情理的妇人,直接应下了明日的安排。
一切就等明天夏大娘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