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佃农翻身记 > 第3章 想法子挣钱

第3章 想法子挣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没走,别慌,你做得很好!”沈瑶将蒸干净得麻布垫在木盆里,在一旁看着锅里的絮状物差不多了,开口道:“舀起来吧。”

杨文英还没舀完一半,木盆里的水就满了,她看着沈瑶将麻布拎起,滤掉水分,脸一红,后面就尽量在锅里撇干再倒。

两人配合弄完,木盆都未装满。

沈瑶用力震了一下,用湿布裹好,装入半陶锅水压在上头定型。

“这样就行了?”杨文英在看到她裹得时候,就已经初具豆腐原型,十分震惊,没想到真给沈瑶做出来了。

“嗯,再等一刻钟。”沈瑶去主屋拿回空了的碗勺,和爹娘说晚上吃豆腐,看着爹娘一块儿编得网兜也渐渐成型,眉眼弯成了月牙。

“阿瑶,做好的豆腐能给你舅舅和姨母家也送些吗?”沈青山搓着麻绳朝女儿询问。

至于女儿如何会做豆腐,他们当爹娘的没问,只猜测着是杨文英出身好见多识广教的女儿。

毕竟杨文英还答应日后每天都教女儿用沙盘识字。

“送,下晌我就送去,再让姨父帮我打些装豆腐得木筐,爹娘,我打算把佃的地翻完后,就和文英挑豆腐去邻村卖,您看能行吗?”

沈青山和妻子对视一眼,本不想泼女儿冷水,实在是青峰镇周遭的村子不仅穷,且山路不好走,荒草丛生的,万一出事叫他们夫妇如何是好?

爹娘的担忧沈瑶入了耳,挨着床边侧身坐下,“这豆腐生意我想和冬生表弟家一起做,今年姨母家里轮不到官牛,一家都得翻地,肯定不得闲,有冬生表弟和我们一块儿,爹娘就不用担心了。”

这些事情,沈瑶已经在脑子里谋划了很久。

黄杏不理解女儿好端端为何要做亏本买卖,大伙儿都是佃农,一年到头都存不下几个铜钱,哪里会舍得花钱买豆腐吃。

“阿瑶别去,这豆腐你卖不出去的。”

“娘,我得去,冬生表弟也得去,就算卖不出银钱,也可用豆腐换麻绳,换黄豆,换针线,换菜种子,咱家必须得想法子挣钱。”沈瑶目光坚定,牢牢握住黄杏的手。

“是娘拖累了你,拖累了这个家啊!”黄杏浑浊的双眸里掉出一串串泪,突然嚎啕大哭起来,动静太大惊得杨文英也从厨房跑了过来。

只是到了门口,她又止住了脚步,站在外头不敢贸然闯入。

“娘,我挣钱不光是为了您和爹,咱们还得想法子将舅舅和杨继宗提前从东郊赎回来,可眼下咱们家能拿的出手的只有黄豆,所以女儿必须得挑豆腐去各个村里卖,无非就是多出些力,我能行的。”

沈瑶抬手给黄杏擦掉眼泪,可越擦那泪掉的越多,落在她手背上,灼的她心里也有些难受。

“你们若是担心,我和沈瑶一块去,豆腐我来挑,绝不会让她再累着。”杨文英眼眶泛红的闯了进来,事关哥哥,她不能坐视不理。

沈青山将妻子挡在身后,看着两个孩子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干这事儿 ,脸色微沉。

就在沈瑶和杨文英以为他会呵斥她们时,沈青山开口了。

“阿瑶,这是你长大后第一次拿主意,既然决定做那爹支持你,只望你出门在外万万注意安全。”

沈瑶点头和夫妻二人保证,无论豆腐卖的如何,天黑前必回家,不让爹娘担心。

“好,你现在去请你舅母和姨母她们来。”

沈瑶和杨文英一走,黄杏便倒在沈青山怀里哭晕了过去。

暮霭沉沉,山里鸟雀归巢。

当大伙儿齐聚在沈家主屋内,沈瑶借着外头未散的霞光开了他们第一场家庭会议。

会议话题:去各个村卖豆腐,用豆腐换各种家里需要的东西。

会议话事人 :沈瑶、沈青山。

会议参与者:沈家众人、杨文英、舅母和表弟、姨母一家。

会议最终目的:挣钱,赎人,过好日子。

沈青山见女儿说得清楚,把该讲的都讲明白后,忽然拽住她的胳膊,指了指墙边放着的樟木箱,“那里头有一把虎骨刀,是爹祖上留下来的,爹现在把它交给你。”

这把虎骨刀代表了什么,对众人来说不言而喻。

沈瑶以后就是沈家的话事人!

沈瑶将虎骨刀别在腰内冲着众人行礼:“阿瑶不敢同大伙儿保证,这买卖能挣多少,但咱们总不能坐以待毙,死守着地里那些粮食哪里还看得到明日,总要想些办法折腾。”

先不说几位当大家长的如何看这事儿,只沈瑶他们这一辈的,已然听得热血沸腾。

“表妹,哥把家里的地翻完就跟你干,给你挑担子。”田宝来一表态,年岁最小的黄冬生也坐不住了。

“娘,为了爹 ,我得和表姐去,哪怕您觉得是我瞎折腾,也比守着空屋子,日子过得和死水一样强。”

苗氏看着儿子哭啦,哭完又看着桌上摆的那盆豆腐笑啦:“为了你爹,娘得支持你!”

“谢谢爹!”沈瑶回头致谢。

她晓得无论哪个时代,女性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都很难很难,可如今她有了沈青山和亲眷的支持,这迈出的第一步无疑是成功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