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好像是静止的。
很奇怪,因为风本该流动。
和她一样。
想追逐自由。
……。
南国已经想起来了很多事。
她是孤独的。
童年由什么组成?
午后的校园,教室里的朗读声,老师贴在脸上的小红花,体育课在操场上的奔跑。
电视里播放的少儿频道,大厦外蓝色的窗户,街边清晰度不高的未来城市的海报,热闹的地下商城,彩色的儿童乐园。
小学旁边小卖部里的零食,文具店内的笔记本与小东西,播放音乐卖棉花糖的三轮车。
南国吃了一口放在餐桌正中央的奶油蛋糕,上面是像塑胶质感的粉色花朵与绿色叶子,因为颜色太过鲜亮而显得不真实。蛋糕胚有些干燥,最简单的海绵蛋糕,还有吃了会有些头晕的植脂末奶油,轻盈又黏糊,甜得过分。
奶茶也是,两块钱一杯的彩色的冲泡奶茶。她拿了一杯香芋味的,淡紫色液体带着没冲开的粉末在顶上漂浮,喝起来依旧有一股不真实——是的,不真实,因为人造感过于浓重。
这就是小孩子最喜欢的,以为是最好的东西。
她坐在餐桌正中央,一口一口地吃。
和她的童年一样。
一个人。
真的一个人吗?
南国看着书包里找出的手作贺卡。
每一年都是如此,在她生日的时候。不是为了和她打关系,只是一句单纯的祝福。
“祝 妳天天开 心”
南国把它收起来,叠在一起。
第五张。
在极少数的,家里人会来开车接她的时候,会顺便捎上那个人。
她们家其实住得不远——对于开车的人来说,不过多了七八分钟的路程。
在新楼盘开发时,那些早期的,没经过规划的老房屋,便成为了所谓的城中村。很难改建,于是放在那里。
偏偏它们的地段又不错。
南国家那栋崭新的高档小区的后方,拥挤的筒子楼里,连阳光都不太能照到的非常差的角落。
就是对方的住所。
南国那时候不太开心。
家人工作繁忙,因她早熟的个性也没请保姆。
何况家人的陪伴是保姆无法替代的。
接她回家这短短十几分钟,就是南国小学时少数能和家人见面的时刻。送她回家,接着又要去公司。
却出现了外人。
还要去——她从来不会进入,家人也绝不允许她进入的城中村。
南国在那时候没有别的概念,她只是不希望和家人的短暂共处插入一位外人。即使这一路沉默无话,能看见长辈开车的侧脸,南国也可以依稀感觉到,自己作为女儿的身份。
但是有了外人。
不管出于礼貌还是客气,长辈都要分一半的精力到对方身上,在询问自己的时候,也要带上对方。
南国不理解。
她不理解为什么家人要带上对方,也不理解对方为什么不和自己的家人回去。
那个下午,南国拦住对方,她冷脸时本就吓人,对方手足无措地想要先道歉。
她说,为什么不叫你家人开车接你,非要坐我们家的车?
……。
后面的事情,南国也不记得了。
可能对方在道歉吧。
车里再也没出现过外人。
不知道多久后,难得的,家里人再一次开车来接她。她很开心,她终于可以跟家里人独处了。
……那个人是怎么回家的?
南国傍晚的时候跑回学校。
灯开着,教室里还是亮的。
她从窗外往里看。
只有一个人。
坐在座位上,认真地写作业。
南国站在窗边,等对方收拾东西要离开时,她才发现,天已经全部黑了。
对方就要这样走回去,走回那个城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