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宁玉在结束与白小年的对话上楼的那一刻,就决定——
一不做二不休,借顾晓梦借宿自己房间的时候,干脆对她用上自己擅长的催眠之术,让她将心中的隐秘一并合盘而出。
而且,睡梦之中,她还会以为是自己做了一场梦,不会产生什么疑心。
这也是李宁玉有意拖延弹钢琴与白小年对话等顾晓梦睡着再回房间的原因。
因为超级大脑潜意识里觉得,顾大千金只要是有自己躺在身边,似乎入睡的时间就要推迟晚的多。
当然,与白小年的谈话也有所收获,知道了裘庄许多外人不知的秘密。但是,比起催眠顾晓梦所得知的 “ 秘密 ” 相比,那就不值一提了。
李宁玉相信顾晓梦,因为,她对自己的催眠技术很确定。
而且,她对顾晓梦说过读书时认真拜读过《相对论》,对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公式,特别是当以超越光速的速度移动时,时光将会倒流的理论也确实很感兴趣。
甚至,1916年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弗莱姆首次提出 “ 虫洞 ” 概念,阐述这是一条可以进行瞬间时空转移的捷径时,自己还特别写过一篇论文从理论上支持这个观点。
当顾晓梦因车祸住院时,自己找的宋医生讲解X片的时候说,她大脑中嗅皮质的放电和海马体内的神经网络放电几乎时同龄人两倍的程度且并没有任何脑损伤的迹象,自己当时就产生过怀疑。
现在看来,如果顾晓梦的确是穿越之人,就很容易解释了,她是从二十年之后穿越回来的,大脑的记忆量的的确确是二十几岁的她的两倍。
且自从密码船见到她以来,包括进了裘庄以后,这位大小姐神一般多次的 “ 未卜先知 ” 也屡次引起自己的警觉。
只是,警觉归警觉,直觉归直觉。亲耳听到顾晓梦的 “ 坦诚相告 ” ,证明了那个曾经只是理论上的 “ 虫洞 ” 竟然真的能够实现,且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
李宁玉还是如梦一般的感觉。
事实上,从她昨天催眠后得知真相,就几乎没怎么睡过,直到快天明才迷迷糊糊的睡着了一会儿。
而梦中,是顾晓梦的那个吻。
其实,还在催眠状态中的顾晓梦一开始迷蒙着双眼主动吻她时,李宁玉本想拒绝的。
但,不知为什么,在对方碰到自己唇部的那一瞬间,她身上的味道顷刻间遍布自己周围的空气,仿佛一床厚厚的毛毯,将自己裹得动弹不得。
好吧,李宁玉对自己说,她正在催眠状态中,如果不顺应惊醒了她,很有可能对她的大脑造成损伤,导致严重的后果....
于是,李上校慢慢地,缓缓地,顺应了她的吻,也顺应了自己的心!
那个吻,那个吻,
那唇瓣上滚烫的压力,唇与舌完全的水乳交融....
是李宁玉这一生所从未感受过的,
但,又仿佛——
是已经感受过几世的!
***
镜头拉远——
宽大的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午餐,五人围桌而坐安静地吃饭,一边各自想着心事。
而端坐餐桌旁的李上校和顾上尉,更是不约而同,用表面的镇定自若掩饰内心的纷乱不安。
金生火突然开口打破了饭桌上的静谧。
“我记得,中统曾经有位破译高手,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破译了香港渣打银行的金库密码,盗走了几十万英镑的巨款——宁玉,你知道这事吧?”
顾晓梦从自己的遐思中抽离,昨晚老潘与吴志国并没有交手,这只老狐狸还能推断出他是青灯?那可真是不能小瞧了他。
只见李宁玉优雅地放下筷子,“ 宁玉孤陋寡闻,愿闻其详。”
金生火悠然叹了口气,“军统与中统虽然势不两立,但连戴老板都由衷佩服,中统之内,确实有不少天才奇人,除了这位误入歧途地天才破译者,还有,那位 ——青灯 。十年前在上海兰心大剧院里,我和他交过手。”
顾晓梦迅速接话,“ 青灯?您说的是那位徐恩曾的心腹,中统顶尖特务吧?年少成名,精通破译,抓捕,侦察,营救,是中统的至宝全才。” 紧接着,又嘲讽地冷笑一声,“ 据说,很多后来人想要效仿他,结果却成了东施效颦,除了学了他左耳会动的本事,旁的都没有学会。”
金生火脸色微变,从昨晚无意看到老潘动了几下左耳后,他就一直心存疑虑,想找机会试探李宁玉老潘的真实身份,但没想到顾晓梦这番话把自己后面要试探的话都直接全部堵了回去。如果自己再坚持青灯耳朵会动的特征的话,那自己也就象那些东施效颦的人一样浅薄了。
而这番话自然是顾大小姐故意说的,任你再是只老狐狸,在已经经历过一世的人面前,也毫无用武之地。
谁知李宁玉倒似来了兴趣,“ 耳朵会动很厉害么?那我倒是小觑了老潘了,他就能动左耳,难道,他也有做间谍的潜质?”
“ 这.... ” 见李宁玉主动提起老潘,金生火就更只好把本来准备好的试探之词咽了回去。心中纳闷这罂粟花和玫瑰花可真是珠联璧合,一人引出话题,另一人则顺势而上,言语之间毫无空隙,彼此间倒真是默契十足,把自己堵得死死的。
但老狐狸就是老狐狸,金生火眼珠一转,说道,“ 耳朵会动当然不能说就能去做间谍,但我曾专门请教过美国来的解剖专家,人体一共有639块肌肉,其中耳廓上的三块肌肉除了遗传造成的肌肉痉挛外,只有极少数对身体控制能力很强的人才能动的。潘先生博闻强记不亚于李上校,又精通多种语言文学,如果对身体的控制能力也这么强的话,那着实让人佩服。”
这话听上去是夸奖,实则是换了个方式试探。顾晓梦心中暗暗骂了一句,刚要开口却被李宁玉抢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