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三分归魏(下部) > 第166章 一|六|四、停滞不前

第166章 一|六|四、停滞不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走出去很远,我还能感觉到银屏的视线追在我身上,心里不免有些犯嘀咕。她会不会还是认出了我?即便没有认出来,也有可能觉得我很眼熟?

为了装得像一点,我跟杜敏又转了几家绸缎铺,装模作样打听询问了一圈,才回到客栈。

确定无人跟随,我问杜敏:“从你的角度来看,你觉得那薛记生意怎么样?”

杜敏想了想,谨慎回答:“我觉得不上不下。他家货品质量摆在那里,生意肯定做不大。我推测或许与进货渠道有关,拿不到顶好的货,难怪想要薄利多销。”

我暗暗思索,联想到刚才银屏说的话,总觉得她的意思是暗示她拜过那个姓吴的码头,对方却并不想带她入行,那会不会有可能,上等的货源都垄断在一些老牌商行手里,像她这种新入行的举步维艰?

杜敏忽然问我:“叔权哥,你认识那位薛掌柜吗?我怎么觉得你好像十分在意她?”

我看他一眼,幽幽道:“她是我的故人。”

杜敏的神色一下子变得古怪,嘴唇嗫嚅着,似有千言万语又不敢说。

我恍然顿悟,拍了一下他的脑袋瓜:“不是你想的那种!别乱想,对不起你嫂子,也对不起我的人品。”

杜敏小嘴一撇,嘟嘟囔囔小心翼翼地瞄我:“虽说嫂子不是凡人吧,但一年半载见不着叔权哥一面,怎么也不给叔权哥纳个偏房,也好有人知冷知热地照顾……”

我愣了一下,想不到杜敏这小子还心疼我这个。见他一副局促的样子,我顿时起了捉弄的心思,伸手勾住他脖子往身边一拉,坏笑着说:“叔权哥这不是有你们照顾么?”

没想到杜敏的脸刷地一下从脑门红到脖子根,扭捏着挣扎:“叔权哥、别这样……”

我也有点意外,没想到他是这么个反应,一时间有点没反应过来。恰巧这时候,黄权带着人也回来了,在客栈院子里撞个正着,黄权随口说了句“杜公子和叔权公子感情甚笃”,呵呵浅笑。

杜敏更受不了了,用尽力气推开我的手臂,转身冲上楼梯,跑得惊天动地,“碰”一声巨响关上房门,消停了。

我和黄权原地站在院子里,大眼瞪小眼,黄权试探着问:“杜小公子这是……怎么了?今日将军与小公子出去,可是遇到什么事了?”

我笑着摇头:“无事,遇到了从前我在成都的故人。小公子跟我开个玩笑,我也就回了他一个玩笑,万万没想到他反应如此有趣。”

其实我心里是有一点忐忑的。杜敏他这是……什么意思啊?他该不是对我……

我不能想、不敢想。我也不能那么自恋,遇到良家子弟就觉得人家会喜欢我。杜老爷要是知道我把他儿子带跑偏了,还不得吃了我。

我转向黄权,试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询问他的进展如何。

黄权摇了摇头,颇有一点沮丧:“实不相瞒,连日奔走,却几乎没有进展,实在令人泄气。黄某和发妻或许命该如此、缘分已尽吧。”

我赶忙宽慰:“黄公不可泄气。左右还有些时日,再想想法子、多方打听,说不定柳暗花明。”

黄权苦笑一下,低声道:“叔权公子可否想过,黄某毕竟曾是蜀人,在成都也算有头有脸,略有几分薄名。如今数年过去,好不容易旧友亲朋都将黄某忘得差不多了,妻儿也已经销声匿迹。突然之间妻儿的消息被人大肆打听,黄某那些曾经的故交岂会一无所知?”

我愕然,这确实是我不曾想到的。以黄权的情况来说,他的确不方便光明正大地打听妻儿的下落。

这真是个无解的困境。大张旗鼓,担心被人知道。偷偷摸摸,又难以找到消息。

一时之间,我确实不知该如何宽慰黄权,甚至对于是不是该继续寻找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反而是黄权反过来安慰我:“公子不必考虑黄某,专心想想如何寻人才是正事。我等时间有限,终究不能在此久留。早一日找到,早一日返程,早一日安心。”

我张了张嘴:“可是你……”

黄权的笑容恬淡安详,淡淡道:“黄某离家已有多年。家眷早已自谋出路,不会再寄托什么希望了。”

我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

诚然,战乱年代、乱世之中,生离死别犹如家常便饭,人们都对此习以为常。又不是水泊梁山那种,“取了家眷、合家上山”。黄权当年走投无路投向魏国,消息是明确传回蜀汉的。刘备为了彰显仁义,没有迁怒他的家眷,但他的家人们应该会在随后的生活中主动划清界限,当做他已经死了,极力让舆论早日淡忘。

说得直白一点,这么多年过去,他的妻儿应该已经有了新的生活,不会再指望他什么。他的突然出现反而可能给他们带去困扰。偶尔夜深人静时,他们能想起他这个父亲、丈夫,也是仁至义尽了。

黄权的话确实点醒了我,我的确得要想想办法,不能无止境地在这里蹉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