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后,各单位领导,将会议精神传达落实了下去,分到家属楼的职工们,都非常重视,十分的认真,一个接一个的局属各单位领导和办公室主办,跑到局里他的办公室里来找他,提交每个职工分房的材料。
他边收集各单位上交来分房职工的分房材料,一边忙着白天干,晚上加班加点,根据坚学达局长的讲话精神,草拟了一篇关于县农牧分房打分标准的实施方案,其中规定,分房职工工龄每年得一分;副高职称得十分,中级职称得八分,助理级职称得五分,员级职称得三分;局长职务得十分,副局长职务得八分,局属各场站公司正职得五分,副职得三分;学历大学本科以上得十分,大专得八分,中专及中技得五分,高中及高中以下得三分;获得省部级以上的奖励,每项得八分,地市级奖励,每项得五分,县级奖励,每项得三分,农牧局奖励,每项得两分,本单位的每项得一分;全局年度考核,获得优秀等次,每次得三分,良好等次,每次得两分,合格等次,每次得一分;遵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得三分,有违犯政策情形的不得分。
这个分房打分方案报到坚学达局长那里,坚学达局长看了基本满意,只做了一点微小得改动。他又和局办公室的副主任朱克堂,朱贤彪,编制了一个家属楼楼层户型排序示意图,坚学达局长看了也没有什么意见,就都提交到局中心学习小组会议上一致通过,上到局务会和分房领导小组会上讨论通过。根据坚学达局长会议上的安排,他们办公室的三个人,由朱贤彪执笔,写到大红纸上,张贴到了局里的一楼大厅的一面宽敞的墙壁,予以张榜公布。
随后他们局办公室马不停蹄,督促收齐了全局各单位参加分房职工的打分材料,连夜加班加点,核算分数。他先交由局办公室副主任朱克堂,算出了每个参加分房职工的分数,然后他再核算一遍,确认准确无误后,上报坚学达局长。
坚学达局长审核把关后,基本上没有什么异议,也没有什么变动,提交到局里的会议上一致通过后,按照会议要求,分房得分名单,也用大红纸黑墨字,张榜公布到了局一楼大厅大墙上。
名单帖出去后,全局各单位参加分房职工,三五成群的跑到局一楼大厅里去看。
得分最高的当然是坚学达局长,再后面几个人是,第二名原农牧局乔局长的儿子,其实是按乔局长的条件打分的,乔局长现在已升任县政府副县长了,第三名是常永铭副局长,第四名是县良种场的俄京智场长,第五名是县农技服务中心的郑贵珍副主任,第六名是县农技服务中心的李为农主任,他是第九名。
这样下来,乔副县长分到了南面单元南头三楼的大套,坚学达局长是四楼的大套,常永铭副局长是二楼的大套,俄京智场长是五楼的大套,县畜牧站副站长是六楼大套,县农技服务中心陈兵是一楼的大套,郑贵珍副主任是北单元北头的三楼的大套,李为农是四楼的大套,县种子公司经理是五楼的大套,县畜牧站站长是二楼的大套,经作站陈维海是六楼大套,陈维海会上表扬的那个经作站同事是一楼的大套。
陈维海和几个局里的职工,站在局一楼大厅红纸榜前看完了,不以为然的说道,我们站上分得最差呀,局里的一个职工说,你们站上也不错呀,好这里,上中下都有,很公平的,陈维海有点激动地说,那里哩,一个最低,钻到地里面了,一个最高,顶到天上去了,局里的那个职工又说,你们还分了一套最中间的最好的楼,你怎么不说,陈维海变脸问道,谁呀?没有,局里的那个职工又说,你们经作站孔站长孔主任,不是分了个四楼的中套吗?陈维海愤愤不平的回答道,孔站长孔主任那是局里的人,在局里分的房,所以不能算我们站上分的房子,局里的那个职工又说,编制和工资都在你们站上,怎么不算你们站上的人呢?再说了最高大套加最低大套,平均还是个中间的大套,陈维海一脸的不高兴,不肖一顾地说道,和你不说了,说完后就掖下夹着个黑皮包,匆匆出了局办公楼一楼大厅。
有不相信自己分数的,找到他和朱克堂那里,查对自己的得分,都没有什么打少分的地方。他们经作站的陈维海站长也来查过了自己的分数,准确无误,半分不差,有多的没少的,无话可说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