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九十年代农林局大院 > 第51章 第 51 章

第51章 第 5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会开了,县委的杨副书记主持,由坚学达局长念了一遍他们写得的汇报材料,坚学达局长念完了,开始大家发言讨论。农口各局的领导们先发言,都不是没有什么意见,就是谈一点自己业务工作上的没有写到的内容,希望加以补充,个别数据与自己掌握的不一致,需要再核实一下等,基本上没有提出来什么太大太多的修改意见来。

县上农口各部门发完了言,县政府乔副县长讲话,农口各局参会的领导和办公室写材料的秘书们,都开始作打开笔记本来,做开了会议记录。乔副县长先是充分肯定了材料的整体结构,说内容都基本反映出来了,农牧牵头搞这个材料,确实也是不容易的,其他部门和全县农口情况掌握的比较全面。至于修改意见,县委杨书记还要作重要的讲话,就按杨书记的意见修改。自己个人的意见是,也要充分吸收各部门提出的意见,有些情况没有写进去的,充实完善,有些数据尽快与县统计局和农口各部门衔接,核实正确,统一口径,前后不要打架。材料由仍农牧局负责修改,把关,农牧情况熟悉。

乔副县长讲完了话,最后县委杨副书记作总结讲话,安排材料修改完善的事儿。杨副书记说,这个材料县农牧局坚局长们下了功夫了,写得不错,也完全同意乔县长工作安排和大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请农牧局坚局长抓紧修改完善。

杨副书记讲到这里停了下来,伏下身子又看看了材料上前面的一页,抬起头来,眼睛盯着坚学达局长,说,材料上全县今年的农业增加值和农业总产值好像不对,你们再核实一下,农业增加值怎么会比农业总产值大了?是不是搞错了?

坚学达局长抬头一看,杨副书记正在用怀疑的眼神看着自己,就躲避开杨副书记的目光,转身看着身后面后排坐着他的说道,你们办公室怎么写得的?这个数据是不是错了?好像坚学达局长他不知道似的,这是把错误的责任全向下推到了他们局办公室起草材料的人身上了。

坚学达局长这一回头问他,把一身的不自在,全转移到了他那里去了,他顿时就涨红花脸了,吱吱唔唔回答不上来了。这让他背负了错误的罪名,责任全在他身上一样。他这时是不便解释的,只能低头不语,硬着头皮,好让这尴尬的场面赶快熬过去。好在杨副书记接着讲话了,请农牧下去核实准确数据,这样的问题下不为例,好了,散会。

他跟着坚学达局长回到局里的路上,心里想,领导就是领导呀,坚学达局长在杨副书记追究材料错误的地方,自己就马上就把错误的责任下推了,这样既顾全了自己的面子,又推干净了自己的责任,随机应变得很自然,所谓“舍车保帅”,他当了“替罪羊”,坚学达局长却高高在上,若无其事,这就是当领导的高明之处了。他今天就见识了这招,领导的护身“法宝”之一。

回到局里,在坚学达局长的办公室里,坚学达局长就坐在老板桌后面,好像兴师问罪一样的质询起他来,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增加值这个数字是那里来的?他赶紧笑着作了解释,这些数据都要是有出处的,是县统计局提供的,我也曾怀疑过农业增加值怎么会比农业总产值大了?听统计局解释说,原来是今年全国统计体系改革了,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增加值统计口径不同,农业总产值是按八○年不变价计算的,十年都用一个不变价计算,而农业增加值却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这样计算下来,虽然农业总产值应该比农业增加值要大的,但农业总产值按八○年不变价计算就小得多了,而农业增加值虽然小,但按现行价格计算,就比农业总产值高了。虽然感觉这样统计不合理,但也说不出什么理由来,国家规定这样口径统计,就只能这样写了。

坚学达局长仔细听了他的解释,就顿开茅塞似的堆起了微笑说道,噢,原来是这样的情况,那会上你怎么不说这些呢?他微笑着回答道,虽然数据是正确的,但我不能当面说清楚了,这样杨书记问错了,不就没有水平,没有面子了,显得县委领导不知道形势变化,孤陋寡闻吗。坚学达局长听他这么一说,感觉也很有道理,就不再说什么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