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望春 > 第60章 天,就要变了。

第60章 天,就要变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将军,京师来信!”侍从气喘吁吁撩开帐帘,将信笺递与上官溯,“是、是娘娘的消息!”

上官溯眉头微皱,他嘱咐过上官熹切勿参与其中......

上官溯将信笺接过,神情凝重。

信笺被展开,信中的内容展露出来,其上只有寥寥数语:

“......已为局中人,谈何脱身。”

“血浓于水,唯荣辱与共,同生共死尔。”

“兄长于关山之外,而我于宫墙之内,各尽其能,奋力一搏,别无他法。”

“......切望,珍重。”

上官溯不知作何感想,他只道这条路险而又险,稍有不测则万劫不复,他不想让上官熹也涉足其中,可他忘了十一年前皇位之争,一箭逆转乾坤的正是上官熹!

兄妹二人相隔千山万水,匆匆年华,可上官熹鲜活而明艳的面容仍旧在上官溯心中那样清晰,他不禁露出一个笑来,低声念道:“冠军巾帼熹娘子,十万须眉尽惭颜......我倒忘了我的妹妹从不是深闺女子,天下儿女千万人,却无人能敌她绝代天骄,烨烨光华!”

“荣辱与共,同生共死。”上官溯握紧信笺,喃喃自语道,“你我兄妹同心,便一同在这环生险象中,搏一条出路来!”

久远的回忆涌上心头,上官溯仿佛在天光之中,看见千军万马之前,那两个纵马而来的年轻身影。

一个一身红衣,拉弓搭箭,一个一身银铠,横槊高呼,那时万丈天光照耀在他们的身上,彼时风华正茂、锐气勃发的上官熹与上官溯,就这样为永熙一朝开拓后世基业。

而如今他们天各一方,可心却在百转千回之后,仍似当年。

彼时他们为命,为忠,为权,为利,为身后宗族为千秋子孙,而今他们,只为了翻过那困住他们的群山。

功名尘土,披星戴月。

......

战旗猎猎,战鼓如雷。

上官溯所率前锋军已与蒙古十八部主力交战半日,可援军仍未到来。

漫天黄沙,鲜血模糊了上官溯的双目,而战场之上,尸骨堆积如山,残肢遍野。

鼓噪、振聋发聩的振天呼喊使上官溯有一瞬空白的耳鸣,而后一声低沉而尖锐的声音打破了这片刻的恍惚——

“报——将军!”交战之中,马上信使踏黄沙骨血而来,“左右二军于三十里外......驻军不前......”

上官溯手掌蓦地收紧,长戈之上红缨也随之震颤不休。

他那在血火中淬炼的双目,此刻锋芒毕露。

他知道永熙帝要杀自己,但他没想到是以如此卑劣不堪的手段。

家国大难当前,他却以此作为争权夺利的儿戏!

须知他上官溯一命无足轻重,可他手下还有前锋军三万儿郎,身后百万大齐百姓,永熙帝竟视此如草芥尘土!

狼烟滚滚,蒙古骑兵再次重整旗鼓,席卷而来,上官溯握紧长戈。

向前,只有向前!他的命运、上官氏的命运、大齐百姓的命运尽付诸于这血口刀头,他只有向前!

风沙呼啸,黄尘四起,战角重鸣,上官溯挥戈向前,身先士卒,一声震天的怒吼穿透每一个浴血而战的儿郎心房——

“杀!!!”

......

“将军、将军!”副将未经通报,急急忙忙闯进左军将军的营帐,方一撩帐帘,面前的景象却叫他不知如何开口。

数九寒冬,这战帐之内却暖如春日,熏香、红帐,美人在帐中舞蹈,而左、右二军将军则于桌后饮酒笑谈。

黄沙寒雪埋没多少将士的尸骨,他们却能安坐帐中,饮酒作乐。

“什么事?”左军将军骤然被人打断,极其不耐地厉声道。

“先锋军将蒙古十八部......”副将眼中这才有些闪光,“打退了!”

酒盏蓦地一滞,琼浆玉液倾涌而出,打湿了昂贵的地毯,左军将军与右军将军对视一眼,满眼的不可置信。

怎么可能?蒙古十八部数十万大军铁骑,上官溯领着三万兵马,竟能将其打退?

“上官溯呢?!”右军将军急不可耐地问道。

“上官将军在战中中箭,如今昏迷不醒。”

左右二军将军对视一眼,心照不宣。

永熙帝命他二人驻军不前,不去增援,为的就是要上官溯及他旧部战死沙场,他二人再收渔翁之利,可谁也没想到,上官溯竟然能以三万兵力,击退蒙古大军!

至于中箭昏迷......

左军将军思量片刻,下令道:“上官溯那里,再探!”

......

就在蒙古大军撤退,大齐与蒙古和谈之时,一队轻骑却隐秘地从战局中脱身而出,越过阳关,向龙门关而去。

先锋军战帐之中,床榻上躺着一人,神色苍白,显然是失血过多,行将就木,而这队轻骑的首领,却与病榻上的人有着同一张面孔——

上官溯。

此刻在床榻之上的,是带着人皮面具的上官溯的替身,而真正的上官溯在打退蒙古铁骑后,早已率领手下心腹,一路隐秘踪迹,密向京师而去。

夜色之中,上官溯双目锐利如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他守住了国门,所以接下来,他也要为自己而战!

仇人的名字浮现于心间,上官溯牙关紧咬,在心中喃喃默念——

永熙帝,李崇明......

......

京师,金吾卫大将军梁绍府邸。

“今日我等兄弟把酒言欢,不谈政事!”大将军梁绍笑道,堂下诸人踌躇一瞬之后,也都举起酒盏仰头饮尽。

“薛郎将,这一杯,本将军要敬你。”梁绍对着坐下的中郎将薛英,再次举起酒盏,“你年纪轻轻,日后必定前途无量!”

薛英嘴角扯出一丝牵强的笑来:“多谢将军......”

他话尚未说完,他身边的右郎将却先他一步,问了句可谓犯上的话来:“将军,薛郎将前日平定京郊邪教乱党,论功——”

“当进督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