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望春 > 第92章 “我愿意没用,还得看天意。”

第92章 “我愿意没用,还得看天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刘福捡起那封被永熙帝怒掷于地的折子,若有所思道:“回陛下,奴才只是在想,四川虽远,可在天子封疆大吏治下,为何会生出这般的乱子?陛下布惠于民,颁布青苗贷以度雪灾之年,可那些刁民为何仍不知好歹,他们哪里来的胆子犯上作乱?”

好些个问题,刘福说得脸不红心不跳,一副义正言辞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样,可这些事情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那层层盘剥的粮饷又送进了谁的府库,那青苗贷为何偏偏要以田产做抵,是谁想借此灾难之机兼并土地?刘福、傅东海诸人连同他们身后庞大的蠹虫集团再清楚不过了。

永熙帝闻言却渐渐平息了怒气:“你的意思是,官府内有人与匪寇勾结,才生此大乱?”

多好的借口,陛下治下河清海晏本该一片升平,只不过那三两个奸臣耽误了陛下流芳百世的大业,如今的乱子与您半分关系也无。

刘福当真是会揣测圣意,三言两语便捧得永熙帝信以为真了。

“陛下圣德,只是有奸人勾结流寇,唯恐天下不乱而已。此股流寇来势虽猛,也不过是乌合之众,只需朝廷军队一到,那些流寇便当即四散了。”刘福奉承道。

“如你所言,朕当即派兵剿匪,傅东海!”永熙帝唤道,傅东海当即应了声:“奴才在。”

“你便随军监军,剿灭四川匪寇。”永熙帝一声令下,傅东海正要领命,刘福却大着胆子插口道:“回禀陛下,奴才以为傅公公不能当监军一职。”

此言一出,永熙帝与傅东海冰冷的目光都汇聚在了刘福身上。

“哦,你何出此言?”永熙帝问道。

“奴才想着,古来先王设有通判一职,官位虽低,职权却大,监察地方上报天子,故朝野皆存清正之风。傅督主声名在外,奸人见之恐会收敛行迹,难以捉到把柄,依奴才拙见,不如遣一官职较低却有才能之人,作为剿匪监军,名为监军,实则暗中纠察奸人,如此剿匪整肃一举两得,天下遂安。”刘福一番话说得滔滔不绝,莫说永熙帝,就连在场中人也被他说动三分。

知己者莫若仇敌,傅东海看着刘福,他的眼神更加暗沉锐利了些。

刘福这老东西,是存心要抬举那个小春了。

“那你以为,何人可当此位呢?”永熙帝道。

果然不出傅东海所料,图穷匕见,刘福终于道:“太子身旁那个得力的太监小春,近来官升千户,且立有非常之功,可担此任。”

“回禀陛下,此人阅历尚浅,恐难当此国之大事。”傅东海紧随其后反驳道。

刘福与傅东海对视一眼,他们二人的心思在对方眼中也早已昭然若揭了。

剿匪一事事关重大,更牵涉有重重利益,刘福让小春去做监军,一是有心提拔他给他机会,二是派出自己的人到地方,也是为自个儿牟利。

傅东海怎欲让他得逞?可永熙帝对小春倒有些印象,他记得秋猎之时,小春救下太子与三皇子的忠心之举,故他思索片刻,首肯道:“此人可用。既是乌合之众,不妨让此人为监军,来日得了历练,也好侍奉太子。”

圣谕已下,绝无回转余地,纵是傅东海千般不愿,也只好随刘福和众大臣一起叩谢领命。

“啪嗒、啪嗒。”众人告退后,宫外已下起了大雨。刘福的徒弟小德子一见到自家师父的面,便殷勤地快走到刘福的身边,为他撑起伞来。

急促的雨点打不湿刘福华贵的衣衫,他转头看向脸色阴沉的傅东海,眯着眼笑道:“傅老弟,怪我抢了你的差事?这档子小事,也该让年轻人去历练历练了。”

“怎敢呢,圣上的谕旨,我们做奴才的怎敢置喙?”傅东海与刘福擦身而过,只留下一声轻飘飘的话,穿过雨帘传进刘福的耳中,“但愿这些年轻人,能燕然勒功,不负皇恩吧。”

“只要老弟你愿意,有什么不能的呢?”刘福笑中含讥,傅东海充耳不闻。

“我愿意没用。”傅东海回过头来,意味深长地瞧了刘福一眼,“还得看天意。”

“那我倒相信,我刘福相中的人,吉人自有天象。”刘福四两拨千斤地将话还给傅东海,傅东海冷哼一声,道了声“告辞”,便头也不回地向宫外走去。

傅东海转身的那一瞬间,他的脸色霎时间如黑云压城。

刘福逐渐被甩在身后,连绵而潮湿的雨珠笼罩着傅东海,惊醒了他脸颊上陈年的伤痕,泛起一阵钻骨挠心的痒。傅东海习惯性地抬起手来,挠了挠那道凶戾的疤痕。

“告诉冯默山,越是战乱所波及处,荒田便也越多,我想让那场匪乱持续得更久一些。”傅东海对他的贴身侍从道,他只言片语,却造就了一场血与火的炼狱,“还有。”

傅东海的目光同雨丝一般冰凉:“不要让那个小春,再活着回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