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真少爷和替嫁小夫郎 > 第22章 第 22 章

第22章 第 2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村民们看着他站在何悠身边,身形被何悠衬托得越发高大,肩膀虽没有他父亲他们宽阔,穿着那身长衫,却也如松柏般挺拔,到真相是县城里长大的谦谦公子。

明明何悠那么瘦小一个哥儿,被他那样看着,竟让人觉得他们两人是那么的般配。

赵墨才见夫郎好似有话要说,却又不好意思开口,又转头看了看身边有些拘谨,却满眼期待的林婶子。

她身边还放着一个大篮子,里面装了不少菜蔬和粮食。

赵墨才一看便知道怎么回事,想了想,对林婶子说:“婶子,我们村子或许要建一个学堂,但婶子是外村的,这事儿等村长定下来后,我去找他问一问,若是村长那边没有问题,婶子便让家里人过来上课便是。”

林婶子没想到赵墨才这么好说话,连连感激,提起身边的篮子就往赵墨才和何悠的怀里塞,“婶子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这些你们先收着。”

赵墨才和何悠还来不及和林婶寒暄,赵家村的村长就已经站在赵家房廊下的台阶上,对满院子乌泱泱的人说:“方才我和赵家当家的,以及墨才商量了,我们想在村子里办一个学堂,只要是想学的,都能把你家孙子送到学堂来学习识字读书。”

“不过阿才也说了,他一个人教不了那么多人,他还得看书考科举,所以这教学的事情,或许会交给别人来做。”

“这些人也都是在阿才那里学会了再教你们,你们若是愿意呢,咱这个学堂就建起来,若是不愿意呢,就不要再为难阿才他们一家子。”

话音落下,院子里的人立刻讨论起来。

“不能跟着阿才学,他要让其他人教我们,除了他还有谁会教书啊?”

“村长的意思是阿才教几个小先生出来,让那些小先生教我们?其实我觉得谁教我们都行,只要能学会,谁教的,又有什么区别呢?”

便有一个老汉举着手问村长:“村长,教我们识字的那些村民若是不会教,那要怎么办?”

村长看向赵墨才,这些事情赵墨才应当是最有成算的。

赵墨才对着林婶子和自家夫郎点了点头,几步上去走到村长身边,对方才提问的人说:“我会挑出之前就已经识字,或者在教学识字方面有些天分的人,教会了他们后,让他们按照我的方法再教你们,应当是没有问题的。”

他拿自家举例,“昨日夜里我家里就是我夫郎考教的我全家,我夫郎从前也没有学过这些,但昨天夜里考教却进行得很顺利,想来这种简单的教学和考教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众人连忙看向赵家人,赵家好些人连连点点头。

昨天夜里确实是大郎家的夫郎考教的他们,和大郎考教的时候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甚至小悠说话更温和些,他考教可没大朗站在前面时候让人紧张呢。

如此,众人也就愿意了。

行不行的,先试一试,若是不行,反正冬日里也没事,折腾就折腾了,也不耽误农事。

农家的人想事情都比较简单,不多时便接受了村长的提议,询问什么时候可以把自家孙子送到学堂里来读书。

赵墨才在村长身边听着,总觉得有些不对劲,看向自己夫郎时,忽然恍然,问院子里站着的村民们:“你们为什么只送自家孙子来学习识字认数?家里的女娘或者哥儿也可以送来,甚至你们自己都能来,无论男女老少,谁想学都能来,为什么只送自家孙子来?”

众人听了这话微微一怔。

一个老妇人说:“学知识这种金贵的事情,不让自家孙子来,家里还有谁配去?这女娘和哥儿以后都是会嫁人的,我们这些半截身子已经入了土的,哪能浪费家里的粮食菜蔬,学这些金贵人才能学的东西?”

赵墨才笑着摇头,他知道有一些道理,要和这些生存在这个年代的古人说清楚很不容易,他们不会接受,甚至会把自己当做妖魔一样抵触。

但他能换种说法。当某一件事触及到这些人的当下根本利益的时候,他们就很容易转变自己的思想。

人处于世上,本就应该以自身、自家以及自己周围,最后乃至自己国家的利益所着想。

他说:“我们村子里若是每一个女娘和哥儿都会识字认数,嫁到自己村子里,这算是人才没有外流。嫁到别的村子去,会识字认数的女娘和哥儿彩礼也得多收一些,在婆家也能靠着这份本事更容易立足,不是吗?”

“或者相看时,遇到那些家底更好,人品更加的青年,咱们村子里的女娘和小哥手里握着一项本事,也更容易把这些优质的青年抢到手里当做自家女婿。”

这话出口,众人一想,对呀,那可是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好事情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