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人人都有金手指 > 第31章 31

第31章 3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于荼:

“因为相较于你给的工作量,你的工资开得足够高。”

“如果这份工作维持的时间足够长,那么它对我就不只是混饭钱的地位,而是非常符合我的心意。”

严烟:

“让我们共勉。”

当这间被严烟命名为“偏爱”的书吧正式开张后,于荼越发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舒心。

清闲、没人管,还天天都有美味的免费小点心。

除了随时可能失业,哪儿哪儿都好。

偏爱书吧的运营状况也远比于荼原猜测的要良好。

因为这书吧内的书要么是严烟自己喜欢或有兴趣看的,要么是严烟感觉催眠好用的。

两类严烟都用亲身实践进行过检测,且不差钱的富二代小姐放入书吧内的都是精选版本。

所以很受有同类品味的人群的好评。

这里的“同类品味”既包括了喜欢看漫画小说的,也包括了认为严烟的催眠读物体现了成熟/优雅/高贵品味的。

偏爱书吧有一个APP,里面可以提意见、同好交流,也可以向老板推荐自己想看的书。

如果推荐符合老板口味,老板就会买来供客人们看。

推荐时甚至可以指定版本。

比如市面上已经完全找不到了的初版。

比如刚在国外发行、还没进入国内的最新版。

只要书吧老板产生了兴趣,她就有办法弄到。

经过多次测试,顾客们发现偏爱书吧老板对最新版的兴趣远大于初版。

所以有人说,偏爱书吧不适合考古忆旧,只适合追逐流行。

于荼只担心一件事情:书吧的收入真的能大于支出吗?

该问题附带的问题还包括:买新书、优化APP、更新安保设备……这些成本究竟是怎么算的?

严烟:

“其实……我也不完全清楚。”

“但我姐说我的书吧财政良好。”

“所以就继续吧。”

偏爱书吧的安保设备那是相当优秀。

绝对保证了顾客无法不经允许把属于书吧的任何一本书带出书吧。

一旦有人试图带书走,走到门口时,设备就会发出刺耳的警报声,还会瞬间把大门锁死。

最开始时,有人以为是书封皮上贴了什么被安保设备检测到。

然后,有人是真为了偷书,有人只是出于好奇,撕掉封皮,想只带内页走。

接着,在撕的那一步就触发了警报。

最后便是赔钱。

因为发现得及时,所以书籍的被破坏程度一般不会太严重。

通常只要求破坏者按书的原价支付三到五倍的赔偿。

交完钱后这事就算翻篇。

而已被破坏的书籍会放在专门的破损书籍书架上,折价售卖。

如果顾客很喜欢书吧内的某本书、其自己在市面上又买不到,可以请书吧代购。

于荼听某些顾客说,偏爱书吧代购书的费用比其他地方便宜。

严烟:

“因为我本来就要走同一渠道买其他书,多买能打折。”

“而且可以蹭我姐公司的物流。”

顾客:

“可惜只有能放上书吧书架的书老板才肯代购。”

“其他代购需求老板都当没看见。”

几乎是从书吧开业的第一个月起,顾客们便发现,偏爱书吧的老板是个不差钱的。

开书吧纯属这位老板的一时兴起。

连书吧员工都认为他们的老板随时可能关店改去玩其他的。

所以,顾客们也没法用“不想赚钱了吗?”来威胁书吧老板。

因为这老板是真不想。

人就只是在玩。

顾客们还发现,书吧里的绝大多数员工都有两个老板。

一个老板就是书吧的这个玩票的名义老板,另一个才是给他们发工资的真正老板。

只有一个例外:店长于荼。

于荼在与顾客们聊天时叹气:

“是的,他们都是大公司的精英,来这里做兼职。”

“只有我,是向大公司递了简历但被否掉,然后来这里做全职。”

“等偏爱书吧关门后,他们会回归到他们本职的、更有前途的工作中去。”

“而我,就得从投简历开始,重新找新工作。”

有顾客陪于荼叹气:

“打工人与打工人,果然也有不同啊。”

也有顾客比较敏锐,问于荼:

“既然你明知道这是一份前途不妙的工作,你为什么还待在这里?”

于荼:

“你猜。”

顾客:

“呵,既然是打工人的定位,既然这工作没有未来潜力可言,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性了。”

“你每个月工资多少?”

于荼:

“具体数额不太想说。”

“总之,如果想在本市买房的话,以这工资得还贷很多很多年。”

有顾客信了,也有顾客表示了怀疑。

不过从于荼的衣着举止以及出行方式看,众人感觉她确实不富有。

主要是很难想象一个大富之人能对当日菜价一清二楚。

比如严烟老板,即使她日常也基本不使用奢侈品、出门有时也会扫共享单车,但顾客们就从不会怀疑严烟的富二代身份。

因为严烟花钱是明显没数的。

严烟不怎么用奢侈品单纯只是因为她对绝大多数奢侈品都没兴趣罢了,与奢侈品的价格无关。

如果某奢侈品引起了严烟的兴趣,那么她为要不要买下那件奢侈品所花的思考时间,不会比思考要不要买最新一期漫画杂志的更多。

而同样的问题如果摆在于荼面前,于荼肯定会仔细斟酌奢侈品的价格。

最后如果于荼决定不买,那么价格因素肯定是放弃理由之一。

于荼问顾客们:

“为什么你们非要拿我跟严烟比?”

“意义何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